第39章 村中閑話39(第2/5頁)

八號那日,東坪村顧大伯顧四並著其他兩位兄弟上門來了,每戶拿了三十文錢送了過來,說不多,是個意思。如今兆兒上了黎家門,是黎家婿,但咱們倆家也是結了親的,一份薄禮罷了。

黎大便收了下來。

顧兆是上門,但也沒來由讓兆兒斷了顧家那邊親。

出錢這事還是顧阿奶跟顧大伯說的,錢也不用多拿,多拿了黎家怕是不收,就包個二三十文,你們做伯伯的,侄子要去考科舉還是盡盡心。當然也有不願意給的,二房背地裏嘀咕:顧兆嫁都嫁出去是潑出去的水,怎麽如今科舉還要他家花錢?

二房本想攛掇三房一起不給,誰知道三房反過來問:“縣太爺都誇了兆兒,你說萬一他這次考上了呢?二嫂,你家就沒個孩子,不想著以後?雖說兆兒是黎家人,可二三十文的事又不多。”意思眼皮子不要這麽淺,跟李桂花似得。

二房面上應是,說三弟妹是明眼人,回頭就氣得呸,說老三家的拿話擠兌她,把她和李桂花滿肚子錢的比較,不過氣氣就過了,專門盯著自家男人,連不叠的問:“你說顧兆這次能考上嗎?”

“能吧?”男人說。

最後就是四家每戶送了三十文錢過去。等送回去了,二房還問男人送到了?黎家說啥?有沒有推辭不要?顧兆看著咋樣?

就聽男人說:“錢收了,沒推辭,顧兆在家洗碗。”後面,顧二伯都覺得不成樣,好好地男人還拿著碗去灶屋收拾。

這都是女人、哥兒該幹的活。

二伯娘一下子泄了氣,說:“這都快考試了,咋還幹活,別是知道自己考不中沒底氣,先勤快些多幹些活,黎家也不好說他。”

反正她家娃兒就是這樣,幹了什麽壞事,便勤快在她面前幹活表現,後來一問一個準,就是幹壞事了心虛了,想少挨幾次打。

“三十文錢指定白費了,就老三家還跟我誇。”二伯娘嘆氣。

“這次要是考不中,下次娘再說正好能推過去,不能次次都這麽給,都分家了不說,顧兆還嫁出去是黎家的人。”

“也是,算拿三十文堵娘的嘴。”

二伯娘便只能這麽想,以後是決不能給了。也是她被老三家的一句話蒙蔽了,做肥料莊稼地的事能和考科舉一樣嗎?顧兆要是有那個大本事,也不至於被笑話,還去做了黎家上門婿了。

算了算了就三十文錢。

顧家四兄弟給了錢回來都在琢磨,顧兆成不成,有沒有把握,感覺不咋成,聽說沒咋讀書全下地裏去了,以前在家裏整日讀書不幹活也沒考過,這次——

唉。

後來妯娌洗衣閑聊,把底兒交代了,才發現是婆母意思,拿話吊著她們,讓她們心甘情願給顧兆掏錢。

“婆母也是,顧兆都上門去了,還操這份心。”

“畢竟在老屋養了那麽久,老太太疼孫子,算了三十文,下次不給了。”

“那當然是沒下次了。”二伯娘說的斬釘截鐵的,“下次顧兆要是再去考,她家是決計不可能給了。”

西坪村私下裏也再說,家家戶戶開頭第一句話便是:“雖說吧顧書郎聰明,肥料琢磨出來了。”後頭話沒說完,不過都心裏明白。

真正考上的讀書人啥樣村裏人也不曉得,但過去兩年,就見顧書郎下地幹活、去河邊挑水、替他家周周養雞喂豬掃雪,琢磨爐子缸子,可讀書咋樣大家夥都不知道。

“……再不濟回來下田也能填飽肚子。”村裏男人說。

那倒是。

如今收成好了,辛苦也值當。

去府縣前一天,村裏人也想送東西,菜、蛋、幾文錢,不過顧兆替爹回了。

過年前那些日子,村裏鄉親們已經送了些蛋,雖說大家記著他們家的好,可要是每次有點什麽事就來送東西,有些人心裏肯定不想次次送,可你不送別人送,這就被其他人架住了,心裏生了埋怨不能對村中眾口說些什麽,那發泄不滿的肯定是他家。

“叔叔伯伯嬸嬸阿叔的心意,顧某心領了,不過考試次數還久,哪能次次都勞眾位長輩破費。”顧兆笑著拱手鞠躬。

拿東西的忙擺手說顧書郎客氣了,見黎家真的不收,又說了些吉利話,東西便拿了回去。王嬸就是其中一員,回去時還聽其他人說黎家運氣好招了顧書郎,別的不說顧書郎說話就是中聽、就幾文錢兩個蛋也不要,真是好孩子,老天爺可是要保佑啊。

王嬸這次拿東西其實心裏就不高興,年前時,黎大家得了匾又得了一百兩銀子,又不是她家,她家還要白給了八個蛋,當時就算是全了肥料法子,如今又要拿東西送黎家。

憑啥啊?她攢的蛋舍不得吃,非得送黎家。

這次幸好拒了,難不成以後顧兆考一次,黎家有個啥事,還必須次次都送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