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對比出差距

兄弟兩個到了院子,自有丫鬟來幫忙洗漱,又吃了一些東西墊底,兩人倒頭就睡,撐不住了。

因為太累,還都發出了鼾聲。

睡了一覺醒來,剛發出點動靜就有丫鬟們進來服侍。

京城距離安麟府並不近。

他們兄弟兩個一路快馬加鞭,哪怕賈珠有些身體不適都不曾停下來。

就是因為要趕時間,要是晚了,林家就要算著日子扶靈回姑蘇了。

現在兄弟兩個在姑母靈前親自上了香,這才安心。

他們趕上了。

明日,琛玉就要啟程扶靈回鄉了。

醒來後,兄弟兩個自然要去拜見林府的老太太,這是禮數。

因為身懷有任務,兄弟兩個在去老太太院子的路上一邊觀察,一邊思索。

林府上上下下忙而不亂,主子說到底,也就那麽幾個。

除去還未長成的表弟表妹,也就是老太太和姑父兩個人。

想到給姑母上香時看到那些林家族人,賈璉心裏不禁有些復雜。

聽說,之前姑父跟宗族那邊不僅血緣關系遠了,也並不親近,現在看來,早就發生了改變。

宗族的力量毫無疑問。

不知道他們對姑父之後的嫁娶有沒有什麽想法,若是有的話,到時候他們賈家身為原配娘家,又該是如何行事。

當下要是原配去世了,續娶一般都會征求原配娘家人意見,這多是為了原配留下來的子女考慮。

要是原配娘家不同意,鬧崩了把原配嫁妝拉走的事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所以續娶會考慮原配家的意見,尤其是在有未長成子女的時候。

為了持續兩家的姻親,就有了把原配的妹妹、堂妹表妹等嫁過去為繼室的情況。

這樣有兩個好處。

一個是原配子女有親姨母照顧,不用擔心孩子被苛待,另一個就是不用擔心姻親關系斷絕,兩家人可以繼續互為臂膀。

在收到了他們姑奶奶去世的消息之後,悲傷之余,他們不得不考慮起這一個現實的問題。

他們賈家的姑奶奶並沒有親生子,而這位前程大好的姑爺年紀將近四十了。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四十歲已經是當祖父的年紀了,但再看姑父的官位,哪怕他年紀大了,肯定會有不少人家願意把花季女兒許給他。

一來就是三品誥命夫人,更妙的是他膝下還沒有嫡子。

想要拼一把的人不會少。

賈璉也是這麽覺得的,姑父續娶的可能性很大,要是他再續娶了,又跟賈家沒關系,不用想也知道繼室對他們原配一家也就是面上情,要是有嫡子的話,更是只會親近繼室那邊的親外祖家。

這當然不符合賈家的利益。

甚至對於賈家來說還不如庶子當家,那樣的話賈家還是林家唯一的外祖家。

在他們出門之前,兩府的人就在商量府裏有誰合適。

姑母這一輩,榮寧兩府都沒有適合的女子,只能往族裏找。

但是族裏有出息的人家……上不得台面。

送過來當繼室不太夠格,頂多是當個妾。

是要送一個妾過來,還是在姻親家裏找一個適齡的女子為繼室?

比如史家或者王家。

賈璉知道為什麽他們不想斷了這一門親。

榮國府和寧國府現在最有力的姻親一個是姑奶奶嫁的林家,另外一個是王二太太所在的王家,王子騰繼承了祖父在軍中的人脈,發展勢頭同樣很好。

但賈家的定位,是要武轉文的。

林家,就是文。

珠大哥哥天縱之才,十四歲就考取了秀才。

老祖宗他們對珠大哥哥抱以厚望,還想著姑父日後能夠拉珠大哥哥一把。

最後商量的結果是,要是姑父續娶,由賈家牽線敲定繼室人選,好方便照顧黛玉。

黛玉表妹還這麽小,給別人他們也不能放心。

賈珠不由得掂量了一下袖子裏的信,這封信是他爹寫的,說的大致就是這些內容。

不知道姑父看了是否會同意。

他們兄弟兩個不知道的是,賈母對這件事報的希望不大,但賈林兩家發生了什麽齷齪的事只有她一人知曉。

在商量的時候她不好直言這事可能性很小,只好不表態,讓他們去做。

成了最好,不成也不失望。

——

這場喪事毫無疑問是老太太主辦的,但她是長輩,不用在靈前守著,多是在自己院子。

現在賈敏的娘家人來了,肯定要見一見。

事實上在賈家人還沒有來到之前,老太太就已經把相應的準備做好了,每一次賈家來人,林家都不太順暢。

更何況在她所看到的夢中世界,黛玉就是在賈敏這個母親去世之後沒多久被賈母接到了榮國府去的。

現在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了。

當時兒子願意松口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喪母長女不娶,容易讓世人懷疑這樣環境下的女兒沒有得到足夠的教養,心性存疑,也可能無法勝任主母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