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她應該聽話才對

雲舒瑤愣了一下,然後看著梅姨娘那期盼的眼神,突然笑了。

“這個玩笑真好笑,梅姐姐,你是特意來跟我找樂子的吧,不然怎麽會說這麽好笑的事兒呢。”

雲舒瑤越說,越是笑。

那態度,顯然沒有把這事當真,或者說她知道梅姨娘是當真的,但是在她看來,就是個不合時宜的“笑話。”

梅姨娘來提起親事,是想要做媒。

而她要做媒的對象是雲舒瑤的小弟雲晏。

他今年十八歲了,打算今年和他哥一起參加秋闈,本來這個年紀應當已經成親,再不濟也該定親了,但他想要先專心科舉,無心成家,雲舒瑤也說過不少遍,推薦晚婚,定親早點沒事。

長弟雲衡就是前年才成的婚,那時候他也是十八歲了。

所以雲晏說要晚一些再考慮親事,雲慶梁也沒有反對。

畢竟是男孩,他這年紀也不算太大。

要是他真的能夠考中了,以他這個年紀可以說是少年英才,去提親也更好看。

但也最遲也就是今年了,不管有沒有考中,雲慶梁都打算給小兒子定親了,他已經有看好的人家,彼此也有了默契,是他任職隔壁縣縣令的女兒,而雲慶梁只是縣丞,要是小兒子考中了舉人的話,去提親就沒有什麽高攀的說法了。

這件事情雲慶梁也跟雲舒瑤提過。

那位是縣令家原配所出,吃虧就吃虧在之前定過一門親事,後來因為男方品行不端退親了,但無論原因是什麽,這世道對女孩子總是更嚴苛一些。

宋氏是在去廟裏上香的時候認識的,雙方相談甚歡,後來知道那姑娘退了婚,才起了心思。

雲舒瑤的長弟媳婦是他夫子的女兒,對方也是舉人出身,不過對方無心仕途,考取功名後就在長明書院做夫子。

雲慶梁根本就沒有考慮過和商戶人家結親。

確實有些官宦人家會給子弟聘娶商戶人家的女兒,往往這都是有原因的。

不是所有官宦人家都是手頭寬裕的,還有很多人家只有一個名頭好聽。

而商戶女帶著大筆嫁妝嫁進來,可以說是各取所需。

就算是這樣,為了不被人取笑,大部分和商戶結為親家的,也是庶出子。

要是嫡出的話,一般情況下就是前面已經有了出息的兒子,這個兒子是個沒有多大出息的,就用來聯姻。

雲家是不大富裕,卻也不差,而且因為是窮日子過出來的,也不覺得現在的日子哪裏不夠好。

所以雲慶梁在給兒子相看的時候,都是奔著前程去的。

他的兩個兒子都有讀書的天賦,他們日後是要走仕途的,那麽一個能互相幫助的姻親就十分重要。

更別說,梅姨娘提出來的這個妹妹,她還是庶出。

就算梅姨娘說在她母親的名下,是嫡出妹妹,但雲舒瑤又不是傻子,她知道她嫡母生了多少個孩子。

就算記在嫡母名下,假的也成不了真。

她自己就是庶出,難道不知道嫡庶的差別到底有多大?就她說的嫁妝豐厚,都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縣丞的嫡次子配商家的庶出女?

沒有什麽原因,誰會這麽結親?

她們兩個的弟妹要是成為了一對,讓賈敏怎麽想?

手底下兩個有子嗣的妾聯合起來了,這是打算要做什麽?

就算是再好脾氣的主母,面對這種妾侍聯合起來的情況都要警惕。

所以笑夠了之後,雲舒瑤直接就拒絕了:“梅姐姐,這個玩笑不好笑,我們都是興台府出身,不說知根知底也差不多了,這門親事不合適,姐姐以後不要再提起了,我弟弟的婚事本也不是我做主的,有我爹娘操心,我啊,只要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足夠了,梅姐姐,想必你那邊也是這樣才對。”

被她這麽直接拒絕,梅姨娘的臉色很難看,那張臉上青了白,白了青,嘴巴緊緊的抿著,像是在壓抑著自己的怒火,還有……一絲悔意。

其實梅姨娘本來應該要提起的親事不是她那個庶出妹妹和雲姨娘的弟弟,是她臨時改了主意。

梅家的大本營在興台府,現在在那裏的是她的嫡出長兄,而她爹還有她姨娘,以及她親弟弟現在也在廣州,借著老爺這股東風,把生意做到了這,賺了不少錢。

今天她之所以會來找雲姨娘,就是她把賈敏懷孕的事告訴了她姨娘,她姨娘給出了個主意。

她是來說親的,但要說的親事是她的嫡出六妹和雲姨娘的堂兄。

她的六妹已經守寡一年多了。

當初嫁給了一個舉人家的兒子,只可惜對方是個命薄的,嫁過去沒多久就病逝了,她那妹妹膝下也沒有任何子女,就回了娘家,正在找別的合適的人家。

而雲姨娘那個堂兄,現在是秀才功名,他的原配也是因為生病沒了,父親看好他的將來,認為他日後能考中舉人的可能性很大,要是嫁過去,日後再找找關系,花點錢,六妹妹也能成為官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