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太子承昊(第3/3頁)

他這句話透露了很多信息,例如太子恨屋及烏,對晉王一黨都沒什麽好感,其中也包括楚熹年。

“那我便只能自認倒黴了。”楚熹年看起來一點也不慌。

【太子殷承昊,先皇後柳氏所出,燕帝嫡長子。少莽撞,易沖動,及年長,日益頑劣,不辨忠愚,沉迷犬馬聲色之戲。

啟盛二十八年,太子糾集朋黨,謀害手足,興兵造反,意圖謀反篡位,被晉王擒於泰安門前。燕帝大怒,廢其太子位,禁於東宮。

啟盛三十五年冬,燕帝駕崩,新帝即位,賜廢太子承昊自縊,葬於皇陵。】

當楚熹年看見書房內坐沒坐相,吊兒郎當的明黃蟒袍男子時,心中悄然浮現出了他在原著走向中的結局。反應過來,抖了抖袖袍,隨著謝鏡淵一同行禮:“見過太子殿下。”

太子殷承昊沖動易怒,庸碌之名在外,和楚熹年是個不相上下的紈絝。

他今日來找謝鏡淵,一是為著探病,二則有要事相商。見人前來,下意識便要開口,誰曾想後面還跟著一名氣質不凡的白衣公子,不由得一頓。

殷承昊沒見過楚熹年,見狀下意識起身,還以為謝鏡淵帶了個世外高人,臥龍鳳雛類的謀臣幕僚想介紹給自己。他勉強站了個人形出來,壓住內心激動,將疑惑的目光投向謝鏡淵:“這位是……?”

謝鏡淵反正說不出口。他冷笑一聲,心想難道介紹說這是與我成親之人?

楚熹年盯著太子看了一會兒,發現對方人設與書中一樣,沒有崩,略微放下了心。落落大方的自我介紹道:“曲陽候二子楚熹年,見過太子殿下。”

殷承昊聞言方才有些激動的心情頓時像被人澆了盆水,涼了個透徹。原來不是世外高人,是生仇死敵。他果然神色不善,復又重新坐了回去,語氣狐疑問道:“你就是楚熹年?”

晉王那邊的?

楚熹年直起身:“正是。”

殷承昊心想楚熹年不是個紈絝子麽,怎麽瞧著不像。他語氣由狐疑轉而變得不善:“孤聽聞你大婚之日攜一青樓妓子出逃,棄謝將軍於不顧,此事是否為真?”

太子這是想替手下出頭?

楚熹年瞥了謝鏡淵一眼。

謝鏡淵卻早已落座,懶懶支著頭,似乎在看好戲。

楚熹年淡定自若:“自然不是,熹年大婚之日被歹人所劫,故而未能到場,實非有意。”

殷承昊嫌棄擺手:“你有意無意都與孤沒關系,孤等會兒就進宮,請父皇撤了這門婚事,你可以回曲陽候府去了。”

謝鏡淵聞言一頓。

殷承昊早知道梅貴妃不安好心,偏偏趕在他禁足的時候吹枕頭風讓聖上給謝鏡淵賜婚,分明有意斷自己臂膀。他說什麽也不能讓這門婚事成了。

楚熹年心想殷承昊果然草包魯莽,這種話也能隨意出口,只怕還沒過腦就順嘴說出來了。鬥不過晉王實在是意料之中。

至於對方剛才說的,請皇帝撤了這門婚事的話,更是無稽之談。

因為這場婚事不僅摻雜著梅貴妃的算計,更有皇帝的算計。

與原著走向相比,太子這個人物似乎並沒有崩壞。楚熹年確認這一點後,目的就已經達到了,順著接話:“太子殿下說得有理,那熹年就先告退了。”

殷承昊對他的識趣感到很滿意,晉王那邊終於來了個不那麽討厭的人:“去吧去吧。”

楚熹年退出門外,不經意回頭,卻見謝鏡淵正盯著自己看,沒有多想,隨手關上了門。

庭院郁郁蔥蔥,種著成片的碧梗樹,黑色的果子掉落一地。楚熹年步下台階,仰頭望著太陽眯了眯眼,心想謝鏡淵手持兵權,為何要擇一草包太子而忠?

大概是……昔年謝氏滿門被誅連之時,滿朝文武避之不及,僅有太子殷承昊一人求了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