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第2/3頁)

可就算譚氏不攪合,旁的世族卻不這般想。

黃河泛濫之前,東宮為了彌合兩族關系,出了舉措讓世族為庶族提供便利,比如讓寒門學子來世族讀書,讓寒門書生、匠人、農戶,投靠到世族來。

兩族之間慢慢建立和諧互助的聯系,才能真正緩和關系。

然而太子被刺的事情一出,兩族關系迅速惡化,不少世族竟然直接將那些投靠在自家的寒門子弟,徑直攆了出去。

這些寒門庶族的人,多半是在外面沒了出路,所以投靠到世家來,這般直接將人攆出去,幾乎是斷了他們的路。

如此也就罷了,項宜竟然聽到了消息,說有世族不再雇傭佃戶為他們做事,除非這些佃戶願意賣身為奴,以後世世代代地做世族的奴隸,不然就等著餓死街頭......

這樣的事情,簡直如挑破了膿瘡一樣,以最惡心最醜陋的方式,一股腦地全都暴露了出來。

連譚建和楊蓁聽了,都覺得不可理喻,但世族的人紛紛將庶族趕出自己的領地,都是事實。

那些人行動之快,如同得到了授意一樣,令人咋舌。

而庶族寒門又怎麽可能就背了這鍋、咽了這苦果、向世族低頭?

當先就有薄雲書院的寒門學子罷了課,將那些深受世族欺淩的人,都聚攏了起來。

朝中無人當政,只有素來不理事的一位王爺臨時監國。

這些寒門學子一面要寫萬民書狀告世族,一面大肆在京畿呼喊遊行,呼喊著庶族寒門,堅決與世族鬥爭到底。

不知為何,京畿各地官府,竟然都袖手旁觀,只有少數的州縣父母官,勸他們不要在這個時候鬧事,可擋不住這些熱血青年的勢頭。

兩族誰都不肯屈服,各處情形越演越烈。

連之前領頭鬧事的何冠福他們,都覺得這般勢頭又快又烈地不對勁,來了譚家想要找譚廷,可惜譚廷在外,根本不在家。

項宜卻一下想到了弟弟項寓。

她第二日便親自去了一趟薄雲書院,她找到項寓的時候,項寓竟然一宿沒有睡覺了,同他那些志同道合的寒門同窗一起,商量要如何從京畿擴大開來,讓所有的寒門庶族都加入他們,為寒門抗爭,與世族分庭抗禮。

這些年輕人一個個眼裏似冒火一般,便是一夜未睡,也萬分精神。

項宜看見他們,便覺得不好,待把項寓叫了出來說話,徑直便道。

“寓哥兒也要同他們一起‘抗爭’?”

少年渾身散發著騰騰的熱氣,他說那是自然,“姐姐可能不曉得,我們前些日查到了不少當年與父親不對付的人,那些人每一個都是壓死父親的稻草,他們幾乎都是世族的人!”

少年手下緊緊攥了起來,“世族要害我們不是一日了,我們怎能甘心被他們所害?!”

項宜對他的話並不意外,但她卻禁不住問了項寓一句。

“寓哥兒有沒有想過,這只是部分居心叵測的世族人的想法,而你們現在這般喧鬧,完全無人阻攔,或許正中他們的下懷?”

她說著,叫了弟弟一聲,“你冷靜下來想一想。”

項寓不止一日沒有好好睡覺了。

兩族矛盾爆發,就這樣對立了起來,他和寒門同窗們都憤恨而熱血,發誓要為庶族掙得利益。

但從沒有人跟他說過,他們的行徑,可能正是有些人期盼的事......

項寓愣了一下,“長姐說得,是真的嗎?”

項宜見他還能聽得進去話,大松了口氣。

她不由道,“世家大族是什麽樣,你那些同窗不曉得,你還不曉得嗎?似清崡譚氏、海東齊氏、槐寧李氏這樣的人家,何曾欺壓過庶族?世族不盡然都是壞人,只是有些人為了自身利益,暗中布局罷了。你要好生想清楚,要把世族和居心叵測的人分割開來......”

只是她這話還沒說完,忽然有幾個少年人竄了出來。

他們都是項寓的同窗,方才聽到了項宜的話。

只是他們卻不似項寓這般尚能思考,反而一下指認了項宜。

他們問項寓。

“我記得你姐姐是清崡譚氏的宗婦吧?果然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竟只一心向著世家大族,枉顧庶族利益!”

他們說著,便攆了項宜。

“你可以向著你世族,但項寓可是正經的寒門學子,你還想要禍害他不成!快走快走!這裏再不歡迎你!”

他們竟還要推搡項宜,卻被項寓一把將自己長姐護在了身後。

他急了幾分,“你們這是做什麽?就算世家有罪,我姐又有什麽罪?我不許你們這樣說她!”

少年的身高不知何時早已長過了項宜良多,項宜擡頭看到他的後背,一瞬間似看到了從前將他們護在身後的父親背影一般。

她鼻子一酸,眼見著那些寒門書生目光中的怒氣,漸漸從她身上轉移到了項寓身上,項寓獨自一人與他們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