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2/3頁)

也正因此,李程許回了宗家便力排眾議,將籍籍無名的小世族出身的苗氏娶回了家。

這會他坐在竹椅上,腿上蓋了毯子曬著太陽,見譚廷來了要起身,譚廷連忙跟他擺手,讓他不必客氣。

“好生歇著要緊。”

李程允見了譚廷行走如常,也道了一句,“元直這傷好的挺快。”

譚廷說是,略微動了動手臂,已沒了什麽明顯的痛感。

今日不少人都驚訝於他傷好的快,此刻李程允也說了,他便道了一句。

“拙荊每日給我換兩次藥,她心細手下又靈巧,傷自然好的快。”

譚廷說著沒覺得什麽,倒是想起妻子來,不由地往女眷的方向看了幾眼。

可惜隔著院墻樹叢,什麽也看不見。

但李程許和李程允兄弟見他這般,卻笑著對了個眼神。

李程允不由問了一句。

“元直莫不是想念妻子了?”

譚廷聽了,收回了目光。

他清了一下嗓子,看了李程允一眼,倒也坦蕩。

“拙荊沒怎麽來過這般京中大宴請,我怕她迷路。”

“迷路?”李程允直接笑了起來,“項氏夫人又不似我嫂子最初那般,從沒來過京裏參加過宴請,怎麽會迷路?”

苗氏來自西南山中小世族,嫁進李家之前,從沒來過京裏。

第一次去某家的宴請,便在那些人為堆砌的假山樹叢溪流之間迷了路,在人家後花園裏兜了五圈,最後還是李程許親自去,把她從草叢裏找了出來。

出來時她還驚奇道。

“這家的花園怎麽這麽大,我真是好一番走!”

苗氏初來乍到鬧的笑話,滿京城都知道。

這會李程允說了,他大哥李程許無奈地笑著搖頭。

比起苗氏從沒進過京,項宜到底算是官宦人家出身,怎麽可能在園子裏迷路呢。

譚廷並沒有接老友的話,只是覺得他話太多,瞥了他一眼。

李程允沒有會意,反而笑著又問了一句。

“元直這麽看重家中妻子,緣何之前三年,沒帶來京中呢?”

李程允說了這話,便見譚元直轉過頭,十分不悅地皺眉看了過來,終於回應了他的話。

但卻冷聲道了一句。

“往事休要再提。”

李程允險些笑出聲來,坐在竹椅上的李程許亦彎了一下嘴角。

恰在此時,有丫鬟過來尋譚廷,道是大夫人那邊有請。

譚廷正好也不想同日漸絮叨的老友多言,與那兄弟二人行禮,去了林大夫人會客的花廳。

去路還算順暢,譚廷不時便到了林大夫人的花廳。

林大夫人請他過來,說是有位譚家的老姑奶奶這兩日正好隨兒孫做官到了京城。

譚廷雖是宗子,但到底是小輩,這位姑奶奶又是高壽年紀,他前來拜見也是常事。

只不過見過了老姑奶奶,林大夫人卻將他留在廳裏說話。

廳裏坐了不少各家夫人、老夫人,譚廷是小輩,也不便說什麽,只是看了一圈,沒看到自己的妻子。

但此處都是上了年紀的夫人,妻子年輕或許在旁處。

他並沒多想,倒是那些夫人不知怎麽對他頗為感興趣,你一眼我一語地問了他些話,才讓他走了。

譚廷自不會多留,不過出了花廳,就讓正吉去打聽了一下。

“問問夫人現在何處?”

然而正吉打聽了一圈回來,跟譚廷搖了搖頭。

“大爺,有人是看到夫人離了大夫人處往花園裏去了,但現今在何處,一時沒人知道。”

林府的花園很大,又移步易景,景致復雜多變,一時間打聽不出來也是有的。

不過譚廷想到了苗氏在別人家花園裏迷路兜圈子的事情,就讓正吉打點了幾個林府的小丫鬟,讓她們留意到項宜在何處,就來告訴他。

然而他要往回走,回到離開女眷聚集處的時候,有林大夫人身邊的丫鬟過來,擋了他的去路。

“大爺勿怪,方才大爺來的路,這會正被戲班子占了,大夫人的意思,讓大爺從另外的路回去。”

譚廷並不怎麽聽戲,對戲班子裏的人也無甚興趣,便點了頭讓那丫鬟引了路。

這路初初還是條正路,可走著走著,就到了一些僻靜的路上。

譚廷並不介意,一來能避開花園裏的女眷,而來他的妻不是喜鬧的性子,說不定就在某僻靜處。

但譚廷並沒有遇到他的妻子,反而一路上,撞上了許多各家的姑娘。

他先是在一處花壇旁,遇到了兩位在花中對坐撫琴的女子,接著又在古樹下碰上三個吟詩作賦的,再往後又在水畔見到一位作畫的......

譚廷與這些姑娘都不認識,但這些人都上前同他行禮,報出家族名號,說起家中父兄,譚廷便也就知道了,不得不客氣回兩句才能離開。

這一條路沒走完,遇上不少世家女子,反倒是自己家中的妻子,連影子都沒有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