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第2/4頁)

“我先還同你姑父商議,刑部恰有五品的空缺,讓他為你留下。刑部世家官員眾多,你此舉前去回護庶族,庶族領不領情還不知道,但難免要讓不少世家之人與你心有隔閡。”

她道,“這可是你正經做的第一任官,上任就是五品,以後官途坦蕩,若是因此受挫,豈非因小失大?”

林大夫人不是尋常內宅女子,是林氏的宗婦,對朝中事了解甚深,為侄兒籌謀也不是一日兩日了。

譚廷謝姑母對自己的心意,但他還是搖了搖頭。

“若是為了一二官位,或者有意在各個世家裏討巧,而丟了本有的立場,姑母覺得,那還是譚家嗎?”

清崡譚氏素來是朝中清流,今日若身為宗子的譚廷,為了官位而舍了立場,便是把祖宗打下的名聲舍了去。

這話說得林大夫人哽了一時。

她皺著眉頭看了譚廷一眼,“你可真同你父親、祖父一樣,總有你們的道理。但當年你爹要去治疫的時候,我便攔著,可他卻還是去了,結果你也看見了。”

突然說起此事,譚廷怔了一下,擡頭看向姑母,一時間想要告訴她,父親的死其實另有文章,但是稍稍一頓,又沒有將此事說出口。

他已安排了人手著力調查此事,在調查出來之前,最好還是不要有太多人知曉。

他有幾息沒有言語,林大夫人卻想到了旁的。

“是不是,項氏慫恿你去的?”

那日他牽著項氏的手從林家離開的事,她可都聽說了。

當下不快地道了一句。

“你倒是瞧得上她。”

譚廷聽她這般說,立時道了否。

“宜珍沒有慫恿我,她根本不曉得此事,姑母也勿將此事歸在她身上。”

他這麽稍稍一說,就見到姑母林大夫人的臉色不太好起來。

譚廷也想起了那日在林家的事情。

很顯然姑母對項宜不喜,若是他又在這時候替項宜分說,只怕姑母更要怪罪項宜了。

時機不對,譚廷便也沒再多言,只是道了一句。

“宜珍很好,庶族出身也沒有錯,姑母日後會曉得的。”

林大夫人壓了壓眉頭,倒也沒再說什麽。

這會已是不早了,林大老爺臨時有事出了京,這麽晚譚廷也不便拜會林閣老,便辭了林大夫人離開了。

林大夫人見侄兒去意已決,只能讓他莫要為庶族全拋一片心,總要提防那些人一二,讓自己的兒子去送了表哥離開。

他一走,林大夫人便重重地嘆了口氣。

見周嬤嬤走過來,嘆道,“他對項氏的態度,可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周嬤嬤不敢議論朝中事,但順著林大夫人的話,提了一句春日宴。

“大夫人的春日宴,精心請了這麽多人家的姑娘,這可怎麽好了?”

林大夫人亦頭疼了一下,可想想侄兒不過二十出頭的年紀,又覺得自己這般為他著想沒有錯。

“他還年輕,不曉得輕重,如此越發要有個世家的妻子在身邊了。”

一陣風吹開了雕花窗,林大夫人目光向外看去。

“如今朝野,雖然仍是宮中、百官、百姓這般位次,但世家崛起不必可免,庶族暗淡只能淪為下層,而世族亦有高低之分,小世族就是要向大世族靠攏,層層向上聚攏,最後是站在山尖上的四大世家。譚家雖然不復往日光彩,但也僅在四大世家之下,只要好好地與各個世家維系關系,總還是數得上的大族......”

她是林氏的宗婦,幾乎能看到往後的格局只會如此自下向上一層一層地聚攏,下面的人不可能再躍到上面來,而上面的也不可能向下掉落下去。

固於此處,對於大的世家最為有利,對譚家亦然。

林大夫人不懂侄兒的執著,只是嘆了一句。

“我真得盡快為他尋一位世家妻子了,總不能看著他把路越走越窄......”

她在這層思量裏,不由想到了項宜。

“不知她到底是怎麽樣的人,最好能老實聽話,我不會虧待她......”

*

回去的時候,那家新的玉石鋪子已經打烊了。

譚廷在家門前停了一下,轉頭同正吉說了一聲。

“我明日要出京的事,不要告訴夫人。”

正吉連忙應了下來。

項宜沒想到他這麽晚才回,但也吩咐了灶上備好了飯菜。

譚廷見妻子挽了袖子為他盛湯,那湯水還沒落進胃裏,就暖了一時。

他讓她別忙,叫了丫鬟做事,攜了她的手坐在桌邊。

“京裏新開了一家玉石鋪子,宜珍得閑過去看看吧。”

項宜道好,譚廷卻想到了之前乘船路過賣玉石的小鎮,她不肯讓他花錢的事情。

因此似若無意地說了一句。

“結賬的時候讓正吉去。”

他這麽說了,見她果然停頓了一下,露出猶豫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