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2/3頁)

正吉連忙道,“正是這會兒。”

譚廷聽了,只得點了點頭,回頭又看了一眼自己的妻子,不得不先打破了兩人之間的沉默。

“你先回房吧。”

項宜應下,給他行禮離開了。

他心裏悶得厲害,議事堂的族老又等著他,只得暫時去了。

......

正院,照舊有家中族裏的事情等著宗婦決斷。

項宜回了正院,先料理了這些瑣事,才進了房中。

喬荇要伺候她換衣,“夫人在外間的衣裳寒氣重,換件在家裏穿的吧。”

她說了,卻見自家夫人搖了頭。

項宜淺嘆了口氣,“不必換了,我們興許要走了。”

喬荇訝然,“可是,夫人也沒做什麽啊?不就是沒有同大爺據實以告嗎?大爺憑什麽攆我們走啊?”

往輕了說,項宜只是隱瞞了譚家大爺一些事情,但是往重了說,她是窩藏朝廷罪犯,雖然這“罪犯”罪名沒那麽實。

只是話又說回來,項宜做的是為了庶族日後崛起之事,說到底與譚廷世家子的意圖背道而馳。

且他們這場婚姻本就是她強求來的,就此一別兩寬,似乎也沒什麽不好。

項宜雖然還想再等一等,好歹等項寓年長一些,考中舉人,但這般情形,那位譚家大爺若是讓她走,她自然不可能再留下來。

她看了看正房,其實她的東西並不算太多,最多只是制印的案上一些零碎的刻刀器具。

項宜站在房間最中央默了一幾息,幹脆叫了喬荇。

“先把東西收拾了吧。”

喬荇驚訝的不行。

但夫人和大爺之間的事情她並不知道,只能無措地遵著項宜的吩咐,開始收拾起東西來。

項宜歸攏桌案上的刻刀器具,她便去收拾梳妝台上的首飾。

從前夫人的首飾匣子不大還空蕩蕩的,自從大爺送了幾套頭面過來,夫人原先的首飾匣子便不夠用了,大爺又令人從庫房取了一套黃花梨木的大匣子來給夫人裝首飾。

喬荇看看那些時候,總以為夫人的日子就要開始好過了,沒想到還是......

“夫人,奴婢要把咱們的首飾挑出來,再把大爺那幾套收好,送回到庫房裏面嗎?”

首飾剛送來的時候,夫人就讓人將每一件都登記造冊過。

她這般問了,項宜笑著點頭。

“你如今比從前利落多了。”

喬荇聽了不覺有什麽喜悅,反倒在夫人的笑中嘆了口氣。

可是當她理清了首飾,又打開了衣櫃時,卻有些不知所措了。

衣櫃也是滿滿當當的,夫人自己的舊衣攏共沒有幾件,其他都是大爺後來讓人給夫人做的新衣。

但衣裳不同於首飾,喬荇這次無法做主,看向了自家夫人。

項宜也頓了一下。

衣裳確實不比首飾。

首飾是貴重物,是可以當做家底的東西,她戴過用過沒有關系,可以仍舊送回到庫房裏。

以後譚廷有了新夫人,新夫人若不介意可以繼續戴,若是介意,大可以讓人把那幾套她戴過的首飾都熔幹凈,再重新打旁的樣式來。

首飾可以熔了重新打,但是衣裳都是合著她的身做的,總不能留給後來的人。

項宜想了想,“把這些衣裳都收起來吧。”

譚家不會在乎這幾件衣裳,既然做給了她,她便收下,沒得留下來讓後面的人不便。

喬荇懂了她的意思,又手腳麻利地將其他零碎東西一並收拾了。

除了衣裳裝了滿滿當當一箱子,旁的攏共也沒有多少。

就這麽乍一向房中看去,好似項宜來了又走了,也沒什麽變化。

......

從議事堂離開,譚廷直接回了正院,路上聽人道夫人回家理了幾件事,然後就回了房裏,一如平日一樣。

他心下不知怎麽,竟覺得這般當作無事發生,也挺好的。

可是當他一步踏進房中,眼前的景象卻令他眼前花了一下。

房中好似什麽都沒動,卻又好似什麽都沒了。

他看到妻子連衣裳都沒換,靜坐在收拾完備的東西前,見他來了,起身行了一禮。

“大爺回來了......”

話音沒落,就被譚廷打斷了去。

“你要去哪兒?!”

他禁不住向她走近了兩步。

項宜卻在他的話裏愣了一下,不甚明白他問的這句話的意思。

她除了回項家,還能去哪?

譚廷卻想到了另外一種可能,止不住心口一陣發顫。

“你、你要跟他走了?”

她不欲再留下來了,要跟她義兄離開了,是嗎?

他緊緊盯著項宜,項宜卻是完全迷惑了起來,頓了頓才意識到他在說什麽。

原來,他以為她要與人私奔......

項宜禁不住一張臉繃了起來,口氣極其少見得完全冷了下來。

“我知道項家確實沒有什麽好名聲,但項家女還不至於做這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