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二合一](第3/4頁)

“長姐,我不通過他,說不定也能進那薄雲書院!”

項宜挑眉,又聽他道,那薄雲書院並非是世家貴族的附庸,他們見寒門書生艱難,特特開設了入院的考試。

庶族寒門的書生,凡是有真本事在身的,只要過了入院春考,就能進書院讀書!

少年說著,脊背挺直起來。

“項寓不才,願意一試!”

這話出了口,淺窄的房中仿佛立時高闊起來。

項寧兩只小拳頭都攥緊了,“阿寓可以!長姐相信他!”

肅然一清的房內,項宜看著弟弟妹妹,眼淚幾乎要掉了下來。

她抽出帕子拭了眼睛,連聲道好,禁不住笑著道。

“那便去考吧,長姐信你。”

弟弟妹妹都高高翹起了嘴角。

項宜看著弟弟的樣子,禁不住想到了義兄之前說的話。

仿佛關於庶族、關於項家、甚至關於她的一切,都越來越有希望了......

只是待譚廷又回到房裏的時候,又問了問項寓願不願意,這次不用項寓開口,就被項宜婉拒了。

他著實沒想到。

......

因著之前柳陽莊的遭遇,眾人沒敢多停留,趁著天色未晚回了譚家。

薄雲書院的事情,項家人雖未應下,但項宜也著實發現,這位譚家大爺與從前相比,改變了許多。

但這讓項宜越發不習慣了。

項宜悄然與他保持著應有的距離,倒是發現小姑譚蓉越發不對勁。

前面譚蓉給盛先生送藥送衣皆不算,這兩日這位姑娘又道家中竄門的人多,想要練琴卻怕太過喧鬧,要去莊子上練琴。

項宜忍不住問了一句,她便大大方方說盛先生不僅讀書知禮,還善琴。

她在向盛先生討教,而盛先生沒有推辭,道可以教她寫皮毛。

義兄確實善琴,不僅善琴,舞劍、作畫、射箭、騎馬、下棋,無一不通。

從前他在項家住的時候,鄰家的姑娘們總是各種借口上門了。

明明他住進項家之前,項宜和項寧都是偏安靜的性子,同鄰家姑娘們來往並不算多。

還有些姑娘暗暗問及她這位義兄的親事定在何處,得知義兄並無婚約在身,無不欣喜。

若不是他身份敏感,是曾經執掌後宮前庭,得罪了許多人,又一朝失勢的大太監顧先英的侄兒,估計上門提親的要踏破項家門檻了。

姑娘們來的頻繁,偏義兄從來都是耐心十足的翩翩君子做派,從未對這些姑娘們有過一絲不耐,偶爾還指點她們琴棋書畫,不急不躁,認真周全。

姑娘們每每期盼而至,嬌羞而歸。

直到項家一夜成了罪臣之家,顧衍盛怕自己的身份連累項家姐弟,於某晚一走了之。

他沒有一句話留給她們,姑娘們似夢醒一般地芳心碎成了片。

......

當下項宜見著譚蓉的熱切,莫名覺得有些眼熟。

她不能讓譚蓉知道義兄的真實身份,卻也不能看著譚蓉走上鄰家姑娘們的老路。

項宜有心勸了一句。

“近來官府在附近通緝匪賊,妹妹還是少出門的好吧。”

可她這麽說了,譚蓉卻無所謂地笑了笑。

“大嫂為我好我也知道,可連我娘都覺得我該勤加練琴,盛先生善琴,不正是最好的琴師嗎?”

言下之意,趙氏都沒在此事上面多言。

項宜聽了這話,只能不再勸了。

她想著大哥過不了太多日子就要離開了,到時候譚蓉還能追著他去不成?

最多傷心兩日罷了。

說到底,其實也沒什麽大礙。

項宜不再管這些事情,而那位錦衣衛的陳五爺,在寧南一帶好一番搜捕,卻始終都沒有找到要找的人。

日子已悄然到了初五。

楊蓁因著沒有回門,也沒有初二走娘家,無處可去的她竟認真給譚家做了幾□□裳,借著針線房的幫襯,初四這日就做好了。

初五迎財神,譚建便把楊蓁給他做的這身大紅色的錦袍,穿在了身上。

得益於針線房的襄助,譚建穿著還真就十分合身,看楊蓁的眼神越發亮了起來。

趙氏對這位行伍出身的兒媳,是沒什麽太多指望的,不過也覺得嫁了人的姑娘怎麽也該懂得做身衣裳,當下見她還真能攢出一身衣裳來,想說什麽又不知道該怎麽說了。

反正她不是正經婆婆,只要楊蓁不給她找事,她只想養在秋照苑裏,隨他們去。

譚蓉忙著練琴,撈不著去田莊,便讓仆從把盛先生的琴譜送來給她,一字一字認真抄寫,並無閑心出門。

楊蓁做的新衣不能沒人看見,就拉著譚建到了正院。

當然,譚建還是要選他的大哥不在正院的時候去。

項宜讓兩人進屋吃點心,但兩人可不是為了吃點心而來的,楊蓁拿了劍出來,讓譚建穿著新衣裳,同她一起舞劍。

譚建有些害羞。但項宜平白多了個觀賞性的景致,頗有興致,笑著鼓勵了他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