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二合一〕(第3/5頁)

門口的風一動,門簾被人撩了開,男人緩步走了進來。

譚廷見她站在衣櫃邊,神色有些發怔,卻並沒有動櫃中衣衫,不由地心裏嘆了口氣。

“過年總要穿幾件新衣的,我亦著人給自己做了幾件。”

譚家宗房從前也是有四季衣裳的例份,後來族中越發富庶,內院的女眷無不是大家出身,誰也不缺衣裳,還都各自拿了各自的好料子,讓針線上按照時下流行的款式量體裁衣。

這樣一來,四季衣裳的例份都是些中規中矩的用料和款式,便是做出來,夫人小姐也不穿,直接給仆從穿逾矩,壓在箱底更是浪費。

某一年年成不好,族裏要開源節流,彼時的宗婦便以身作則,幹脆廢了針線房的四季衣裳。

如今宗家各房的衣裳,要麽自己院裏的人來做,要麽出料子給針線上做。

這般放在旁人身上,再沒有任何問題。

可項宜卻不一樣。

她幹凈地似初落的雪,再不肯輕易動譚家的東西分毫,只能譚廷自己來了。

他這麽似是而非地解釋了一句,言下之意兩人都需要過年的新衣。

只是項宜又看了一眼櫃子,他給她做的新衣,已經比他所有冬衣都要多了。

項宜不知所措了幾息。

但男人已經走開,去了書架前翻書去了。

喬荇見她沒有推拒,高高興興地上前,替她挑了一件丁香色鑲薄紅色襕邊的對襟長襖。

“夫人穿這個能提氣色,讓奴婢再給夫人選一條馬面裙......”

喬荇絮絮叨叨說了些什麽,項宜沒有聽清,她仍舊站在方才的地方,不由地看向了書架前的男人。

男人身形挺拔高挑,身形勻稱,從後面看去肩背寬闊,手臂修長。

此刻他輕巧擡手,取下書架最上層的一本書,輕輕拍了拍書上的薄塵,腳下半轉,棱角分明的側臉,在窗外透進來的熹微晨光中,溫潤了幾分。

項宜不由地想起,那日在田莊大哥問她的一句話。

“宜珍,譚家宗子,待你如何?”

她彼時若還有多一點時間,約莫能立時給出答案,但今天......

項宜收回了目光,又看了一眼衣櫃,默默垂下了眼眸。

他們之間,不該這般。

*

項宜不是不懂投桃報李的人。

隔天楊蓁不知怎麽想起要給譚建親手做一身衣服,但她身邊的盧嬤嬤指導得太過復雜了,把楊蓁給嚇著了。

楊蓁耐不下性子做,可又允諾了譚建,想起譚建聞言兩眼放光的樣子,又不忍跟他說不行了,反而心裏有氣同譚建發了兩通脾氣。

譚建都不知道自己哪裏錯了,好不容易大哥這兩日心情好,沒有劈頭蓋臉訓斥她,反倒是自家娘子不知哪裏來的氣。

他委屈巴巴。

楊蓁看這樣也不是個辦法,覺得拿不定的事情還得找大嫂,於是來了正房。

項宜自然不似嬤嬤那般要求繁多,見她打板裁衣,走線縫制,包括繡花都不行,幹脆同她道,讓針線上給她幫忙,每一道工序她都參與幾分,針線上再幫襯幾分,最後也算她整個做下來了。

想來譚建不會嫌棄。

楊蓁聽了直呼好主意,連聲誇贊項宜。

“要是沒有嫂子,我可就不成了!”

項宜抿了嘴笑,見她蹬蹬地跑了,卻暗暗想到了什麽。

她或許也該替譚家大爺親手做一套衣裳,至少算得上她接受了他的衣裳的一些表示。

......

晚間,項宜便同他將自己的意思說了。

譚廷聽了半晌沒說出話來。

項宜還以為他對針線有要求,不放心自己的手藝,不禁打了幾分退堂鼓。

“大爺若是不習慣,那便還是讓針線房來吧......”

“不是。”話沒說完,就被他打斷了。

項宜看過去。

燈影下,男人素來剛毅的面上,散發著似朦朧月色一般的溫和。

他濃密英眉下的眼眸,眸光閃動,正正看在了她身上。

項宜不習慣這般目光,側開了臉。

他這才又開了口。

“你不要太勞累了。”

項宜在他的目光裏,垂著眼眸微敢擡起,低聲道了一句“妾身不累”,便尋了個旁的借口,暫離了房中。

冬日的夜風似冰水一般讓人清醒。

項宜交錯著慢慢搓了搓手臂,看著天邊懸的清亮月牙。

她想這年還是盡快過完吧。

待譚家大爺回了京城,約莫便能一切恢復如常了。

至於往後怎樣,她不敢深想。

*

譚廷趕在年前又去了一趟五老太爺的別院,這次終於見到了五老太爺。

五老太爺身子康健,精神也佳,見著譚廷帶著譚建親自來了,笑著讓人把他前些天采來的山間雪水,煮了茶給兄弟兩人喝。

比起三老太爺的德高望重,五老太爺更顯隨和,問了兩兄弟近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