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2/3頁)

他想得入神,沒留意有人推門走了進來。

直到一碗熱騰騰的安神湯放到了他書案上。

“長姐什麽時候來的?”項寓才剛發現。

項宜溫柔地笑笑,看了看弟弟手下剛翻開的厚厚的書。

“天色不早了,你今日都學了一整日了,也該歇歇了。”

項寓總覺得不夠。

若此番鄉試不能中舉,下次就要三年後了。

都說他年歲小,三年再三年也沒什麽,但是他姐姐耗不起,他不想讓長姐把青春年少的這幾年,都耽誤在了沒人在意她的譚家,耽誤在那譚家大爺身上。

他說沒事,“再看幾篇就睡了。”

他心裏怎麽想,項宜怎可能不知道,她想勸弟弟說自己沒關系,在譚家的日子不算好但也不算壞。

可她也很清楚,弟弟想讓她過得並不是這樣不好不壞的日子,就如同她想讓弟弟舉業順利、妹妹身子康健一樣,弟弟妹妹也想讓她順心快樂。

項宜柔和的眸光中閃過一瞬的濕意。

“可再怎麽樣,也要仔細身子,仔細眼睛,熬壞了自己就得不償失了。”

“長姐放心,”少年郎挺直了脊背,“我可不似寧寧那樣,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夜裏還看不見東西......”

這話話音沒落,剛摸到門外的人氣呼呼地闖了進來。

“項寓,你怎麽背地裏說我壞話?!”

項寓被發現了,也不在意,反而笑了一聲,“難道說錯了?”

小姑娘氣得瞪眼,她一把拉了項宜的胳膊,“長姐你看,項寓對我一點都不恭敬!他都不叫我二姐!”

有她這麽一打岔,項宜方才眼中的濕意散了個一幹二凈。

她說項寓確實不尊敬二姐,就算只比他早出生半刻鐘,這姐弟名分也定下來了。

“寓哥兒該罰。”她看了一眼項寧,“寧寧說罰什麽吧。”

小姑娘水亮的眼睛笑眯了起來,“聽鄰人說明日鎮上有集市,就罰寓哥兒不許讀書了,與長姐和我一道去集市。”

項寓張口要不同意,卻聽項寧又說了一句,“長姐好久沒逛過這般集市了吧。”

項宜想了想,“是好久了。”

她這般說,項寓拒絕的話徑直咽了下去。

“好吧,好吧,”他瞥了項寧一眼,“就你會出主意。”

項寧立刻又拉了項宜,“長姐你看,他又不叫我二姐了!”

項宜被弟弟妹妹鬧騰了這麽一陣,不由地眼角眉梢都染了笑意。

如果每天都能和弟妹一起過這樣的日子,該多好啊......

*

翌日天上飄了一陣小雪,幸而沒有鵝毛般地大片飄下。

譚建被刮在臉上的冷風,刺得臉疼。

他本來是同楊蓁說好,今天要帶著她吃一種清崡本地的小吃。

一想到她若是喜歡吃,必定開心的眼睛彎彎眯起來,譚建心跳就砰砰地加快。

他料想,大哥是一定不懂這種砰然心動的感覺的,也不敢同大哥說,只想偷偷地帶著楊蓁溜出去,不想今日還是被大哥薅住了......

譚建的心動幾乎要變成了心死,只是看大哥這兩日情緒不太好的樣子,生怕大哥再留他做文章,便提了一嘴給五老太爺拜年的事情。

五老太爺是故去的三老太爺的胞弟,也是如今族裏輩分最高、名望也是最高的族老,不過他老人家並不在清崡縣城,而是在臨近的永修縣頤養天年。

他小聲提醒了一聲。

“大哥,年前不去五老太爺處了嗎?”

譚廷還真就被他提醒到了,想到近來世族與庶族之間隱隱不穩的局勢,或許該聽聽長輩的意思。

他翻了翻黃歷,便道。

“今日是個宜拜訪的好日子,你隨我同去。”

譚建直接傻了眼。

可他不敢違抗兄令,只怕回來更沒有好日子過,只能溺死在書山學海裏,所以特別抱歉地跟楊蓁改期,陪著他大哥風裏雪裏地去了永修縣。

誰能想到,這好日子五老太爺竟不在家,同道觀裏的老道士尋仙訪道去了,約莫還得兩三日才得回。

譚建又覺得自己還有機會了。

誰想到,路上竟遇上十幾個青舟書院的學子,在江邊即興做文章,偏那些文章做得,還真就不比他差。

譚建怕了,小心翼翼地看了自家大哥一眼,不想大哥前後聽了聽那些青舟學子的文章,靜默了半晌,目光往青舟的方向看了幾息,然後調轉了馬頭,低聲道了一句。

“你該去青舟讀讀文章。”

青舟哪兒?縣城、書院還是項家?

大哥一貫寡言,譚建只能騎馬跟在後面。

他們沒有去縣城,往書院的方向走了沒多遠,停在了山腳下的鎮子裏。

譚建想如果自己沒記錯,這是不是項家暫住的地方?

只是進了鎮子沒多遠,譚建就被安置在了書肆裏。

書肆裏代賣著書院學子寫的文章,大哥果然讓他來讀青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