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2/2頁)

女人之間甚是和諧,只是院中男人卻氣氛緊張。

譚建既不敢打擾自家哥哥,也不敢招惹項家弟弟,只敢跟項宜低聲問了一句。

“大嫂真回娘家啊?”

不想他話一出,嫂子還沒說話,項寓一眼瞪了過來。

譚建都不知道自己哪句話說錯了,而他攏共就說了一句話......

還是項宜解了他的場,溫聲道。

“嗯,回去小住幾日。”

譚建“哦”了一聲,小心點著頭,他想問嫂子幾天回來,但在項寓眼神裏沒敢問。

但他大哥在這時開了口。

“幾日回來?”

聽他這般問了,項宜想了想,“大爺看三日可成?”

畢竟臘月裏事情繁多。

但她這說法,立刻惹得項寓皺了眉,項寧也忍不住道。

“三日的話,姐姐還要來回一趟,也太辛苦了吧?”

話裏透著小姑娘心疼長姐的不滿。

譚廷只好改了口,“那就五日吧。”

他多添了兩天,一來不想讓妻太過奔波,二來不願讓項家姐弟不滿的情緒太重。

誰想項寓直接冷哼出了聲。

“只怕五十日,譚大人也不在意吧?”

畢竟他三年都沒回過家了,妻子對他來說,有什麽重要?

這話嗆人得厲害。

譚建被嚇傻在了當場。

他覺得別說是自己了,就是整個譚家,整個清崡縣乃至寧南府,也沒人敢跟他大哥說句這樣的話。

楊蓁卻越看項家的雙胞胎姐弟越順眼了。

項宜連忙眼神警告項寓不許再亂說話。

譚廷左右都不是,最後只能道,“那就四日吧,”他看向項宜,“四日後我去青舟接你。”

項宜從未設想過他來接自己。

她想,因著譚家查了自己賬目的事情,譚廷已經對項寓有頗多容忍。

但她和譚廷之間的關系,遠不至於此。

這位譚家大爺,約莫只是客氣一句而已。

她搖了搖頭,“天寒地凍,妾身自己回去即可,大爺不必多費周章了。”

項寓聞言又要說話。

這次譚廷在他之前開了口。

夜幕下的山風裏,項宜一身白裳如隨山風輕飄如雲。

譚廷深看了她一眼。

“要的。”

項寓沒了話,倒是項宜著實頓了一頓。

*

七天的水路,項寓和項宜都沒答應,譚廷只好著主持取消,陪著他們齋戒了一日,為梁氏點了長明燈。

臘月初九一過,項寓就帶著項宜回了青舟他們的宿處。

譚廷許了四日,自然不能再留,只能同譚建和楊蓁一道返回了清崡譚家。

走的時候四個人,只回來了三個,趙氏聽說吃了一驚,又聽說項宜要回家四日,止不住頭疼了起來。

“年前事情多的不行,怎麽可巧在這個時候回娘家了?”

譚廷知道自己這位姨母不喜這些族中事,她本沒有頭痛的毛病,嫁過來之後管了幾年家,才平添了這病的。

譚廷不欲讓她因此責怪項宜,便道是自己讓項宜回去的。

“若是母親疲累,便由兒子來料理幾天。”

“這怎麽行?哪有一族宗子料理族中庶務雜事的?”

趙氏上面還有德高望重的族老們,她可不能壞了規矩。

她不由看向剛娶進門的二兒媳婦。

楊蓁見她看過來,眼睛一亮,興奮道。

“母親讓我幫忙管家嗎?我在我娘身邊看過幾天,雖然我娘嫌我笨,但我覺得我可以試試手。”

趙氏差點嗆著。

她趕緊說算了,要真讓二兒媳婦接手了,只怕她的頭痛要更厲害了。

“罷了罷了,不過四日我且應對吧。”

*

青舟項家二進小院,熱鬧喜慶堪比過年。

鎮子裏年貨都擺了出來,什麽蜜棗瓜子甜球蘇糕,姐弟三人買了一大堆回來。

鄰裏聽聞項家的長姐、清崡譚氏的宗婦回來了,一個個跑過來看。

他們見到項宜,看到她沒有綾羅綢緞,沒有滿頭珠翠,也沒有奴仆成群。

她就站在院子裏,平易近人地拿了點心招待他們。

鄰人皆驚訝。

他們這兒也有世族,遠一點的有平澤邱氏,當家老爺夫人富貴的連走路都喘氣;近一點的住著四大家族之一、鳳嶺陳氏的旁枝,那些人最壞,從不拿正眼瞧人不說,只想榨幹他們的地、他們的田......

但這位清崡譚氏的宗婦,好像完全不一樣啊。

他們不好意思只吃項家的東西,也都拿了茶水果子過來。

來往之間,居於鎮子邊緣的項家,反而成了全鎮最熱鬧的地方。

.....

至於清崡譚家,冷清裏透著混亂,又是另一番光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