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2章 定名分

顏常武抓大放小,大事決定下來,小事由他的後妃、太子、臣將們負責執行,他們皆有水平,把事情弄得妥妥當當的,顏常武無事可做了,成為了自在閑人一枚!

如今是南華的休整年,要休養生息,不宜對外戰爭。

至於科技發展,哪用得上顏某人親自動手,專業指導就行了。

出巡也不適宜多,而天天呆在宮裏與皇家別業中,顏常武覺得發悶呢,自嘲很快就要發黴了。

戴維先生提議道:“陛下,何不回大明省親?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哪!”

“朕回大明,為帝乎?為王乎?”顏常武問道。

別看話不長,但政治意義深含,劉孔昭不敢回答。

“回家鄉,應為帝,到金陵,是為王!”戴維先生沉默了一下道。

“可有解?”顏常武追問道。

“在大明的家鄉可為南華飛地,應為帝。到金陵,則天無二日。”戴維先生進言道。

“嗯!”顏常武沉吟著,而劉孔昭心忖戴維先生絕非外人所講的佞臣,實際上既有學識,也有原則,給出了解決之道。

要知道顏常武為南華皇帝,到大明去,進入金陵時是何等身份?

中華共主?!

有無盟約?

南華皇帝?!

那是外國皇帝!

東南王?!

則是大明親王!

戴維先生認為取上中下三策,以下策為上。

如果美洲土地不算,現在大明自取得了東中西伯利亞後,土地比南華還要多得多,且人口是南華的硬傷,大明人口是南華的幾倍,大明的經濟迅猛,且大明的文化源遠流長,自認為正統,隨著力量的增強,大明人的自信心也在增長,你認為自己是中華共主,大明人認不認?

當然你說你有戰列艦,要別人聽話,可事情哪到動用戰列艦的地步?

如果你是南華皇帝,哪怕同文同種,也是外國皇帝,有什麽資格對大明內部事務指手畫腳?

而作為大明東南王,到現在顏常武的王爵也沒被取消,擁有在大明朝廷上“入朝不趨,贊拜不名,軍政事務悉得處置”的大權,行事相對方便。

以大明東南王的身份入大明,有點矮化自己,但好處不少。

一是表示謙虛,不咄咄逼人,尊重大明。

二來盡了孝道,目前大明皇帝還是顏常武的嶽父朱由產,向嶽父低個頭,作個姿勢,不算丟臉,反倒能夠贏取大明人心。

“很好!”顏常武從善如流,贊同道,請來內閣總理副大臣陳子龍,請他先行到金陵溝通。

因一來一去,請示已經來不及了,他就與戴維先生、劉孔昭啟駕在後,自旭日城出發,航渡通過了爪哇海,經加裏曼丹半島、呂宋群島,過巴士海峽,往台灣而去。

……

一艘巡航艦改裝的客船在三艘武裝巡航艦的護航下,吃著風,高速向北駛去,客船甲板上站著南華帝國派往大明的正使陳子龍與副使唐元楫。

唐元楫者,字應運,號巖長,廣東新會人,明思宗崇禎十六年(一六四三)年三榜同進士出身,授兵部職方司主事,給假歸粵,甲申亂後,入東南國為臣,現為南華帝國的建設大臣。

而陳子龍號大樽、海士、軼符,是崇禎十年進士,南直隸松江華亭人,受帝師孫承宗感召,入台灣為臣。

兩人都是明朝進士出身,到了東南國為臣,並無三姓家奴的窘困,這就是顏常武一直擔任大明東南王所帶來的好處了。

顏常武為明臣從未造反,雖在海外立國,也不反對大明,所以大明人到南華為將當官,沒有什麽心理障礙,別人亦不能指責他們變節。

待到南大明並立,兩國的多項制度趨同,比如爵位制度一樣,互相承認,兩國無分彼此,官員到達另一國可以無縫對接。

陳子龍與唐元楫在甲板上,看著航道上船只來來往往,有軍艦、商船、民船、漁船等,多得要命,水手說一個上午就見了上百條船經過,經常可見到吃水很深的貨船行駛,有從北邊來的,也有南邊向北的。

“這條航道真的是黃金水道啊!”唐元楫驚嘆道。

“這一切都是陛下所帶來的!”陳子龍拱手道。

“中華有國運!”唐元楫贊同道。

他與陳子龍都是前明過來人,哪還不知道前明是怎麽個混亂法,內有山賊軍在造反,外有韃靼人寇邊,眼看著不堪時,顏常武憑空出世,力挽狂瀾,將中華大船帶入了正確的航道上,從此順風順水,令兩人感慨極深。

之前在旭日城沒什麽,一出到大海,見到海船來往,印象深刻。

兩人對南華更有感情,因為這是他們有份參與建設的!

現在東南風起,改裝的巡航艦速度飛快,以每天平均200公裏的速度,僅用了四十二天就駛達長江口,中途僅停靠三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