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9章 求援之時疫(下)

如風暴一般,疾病傳染了整個錦州,往著南方與北方進發,延及各個城市,疫情嚴重,蔓延迅速。

都是發燒、咳嗽、喀血,針藥無效,很快玩完。

當可能的帶病者準備進入南北交通重鎮山海關時,山海關守將,一個年輕的少校叫做李伏威的下令封關,不許北方的人進關通行,所有的責任由他承擔!

這山海關是南來北往的要道,人員與貨物運輸兩旺,關門一閉,在關外的人員一下子就積出了十裏外遠!

有人笑問道:“都什麽時候了,還要我們上演清兵入關的劇情嗎?”

眾皆開懷大笑,盡情地朝著關上官兵們嘲笑。

李伏威的上司匆忙趕到,動問李伏威為什麽無令封關?

李伏威振振有詞地道:“剛才我的一位軍校校友過來,讓我接到了一則消息,從北方來可能有傳染病,人傳人的疾病,不能讓北方的人進關來,傳染到關內!”

上司惱火地道:“你可知道你這一關閉城門,每天國家要損失多少稅收!”

山海關是要道,南北過往的貨物都在此完稅,再離開山海關往它們的目的地而去。

“人命關天,命比錢重要,命比貨物重要!這是今上說的!”李伏威不認輸地道。

“開關,否則我撤了你的職!”上司怒了。

“撤吧,莫要後悔!”李伏威懶洋洋地道。

“你!”上司氣紅了臉。

這李伏威年少得志,聽說是朝中有人,就敢做敢為,倒讓上司投鼠忌器下不了手。

終究李伏威念上司還會做人,平時給他面子,他給我面子,我亦還他面子。

於是李伏威手指關下某處,上司拿起望遠鏡往那處看去,頓時他臉色徒變。

有人倒地,不住地喀血!

……

往南京的大道上,騎手快馬加鞭,縲鈴叮當,馬蹄聲動地而來,路人見是驛差,急忙閃避——如被驛差撞著,國家法律規定了撞了是白撞,誰叫你不讓道。

驛差直入城門,速度稍減,直往宮外的通政司駛去。

這一奔跑直駛進通政司大門外的廣場,驀地裏把馬一勒,唏凚凚一聲長嘶,馬上那人被掀了下來,好在通政司內有數人出來接了那人,知道他是外省的折差到了。

所謂折差,就是各省高官向朝廷報告,一般交由折差來送,其實也是驛差的一種。

七手八腳地將他擡到了台階上,拆開他身上的包裹,照例看一看,乃是兵部所頒的“勘合”,然後順手一揭,看到油紙包外的“傳票”,不由得大吃一驚。

傳票上蓋著的紅色大印,由北平留守葛名振拜發,拜折的日期是十一月初六,卻又用核桃大的字特別批明:“八百裏加緊飛奏,嚴限十一月初十一到京。”

八百裏加急!

古時候的文件傳輸靠得是驛站,一般每隔20裏有一個驛站,一旦需要傳遞的公文上注明“馬上飛遞”的字樣,就必須按規定以每天300裏的速度傳遞。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傳送的速度可達到每天400裏、600裏、最快達到800裏。傳遞緊急文件時,每個驛站都用快馬,這樣,雖然不是千裏馬,但每匹馬都拼命跑,也可以一日千裏,“八百裏加急”專用來表示緊急情況下的信息傳遞。

大家一看時間,就差那麽一點就到點了,這個折差真拼命

北平到南京二千八百裏的距離,五天到達,實在可以!

他們救助那個折差,又急忙把告急的折子送內閣去。

不久後,閣老們都進宮了!

此時掌權的是皇太孫朱和坪,他一看折子,啊,葛名振報告說北方山海關以北發生了大面積的時疫,人皆感染,已逾十數萬,好在及時封鎖了山海關,並各處通道,還有巡防艦封鎖海路,暫未見山海關以南發疫,但不知道能堅持幾何,急請朝廷處置!

葛名振是一代名臣,崇禎十三年的探花郎,頗有才幹,連他都束手無策,為之奈何?

朱和坪向眾閣老問計,眾說紛紜,他們是政務與軍事上的好手,但不見得對時疫有研究。

大家說來說去,朱和坪覺得大家都沒有說到要點上,他想了想,散了朝,回內宮請見他的母親,監國公主朱真真。

朱真真雖說有監國字樣,但近年來她幾乎都不理政,只在宮內閑住,多在獅子山東南王王府住著,今天湊巧就在宮內。

“皇兒有何要務?”朱真真見兒子手拿一本奏折,知道他已經很熟手,輕易不用請教她,現在這樣子,肯定有難題。

於是朱和坪把奏折給朱真真看了,她看畢,微微一笑,著宮女取來一串鎖匙,帶著兒子進了內間,裏面並不奢華,沿墻有十數個箱子,她打開其中之一,取出一冊書來,封面判雲:《上洞穹蒼天書第8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