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4章 邊吃邊喝邊打仗

馬蹄動地,哥薩克兩個千人隊分襲明軍左右翼。

敵從西方來,明軍背城而戰,由於出戰兵力雄厚,隊伍的正面長度超過了城墻,就打個折,擺到了南北的城墻,始終擁有城墻的保護,最外面放了攔馬槍掩護步兵,裏面是騎兵。

當哥薩克人過來時,就看到兩邊的城墻頭上同時轟響,隔了五百米向他們發射炮彈。

32磅大炮!

大炮彈劈頭劈腦地砸下來不是說笑的,即時把大馬都給掀翻倒地。

加上明軍的火槍炸彈筒子齊上,一下子就讓哥薩克們陷於風聲鶴唳,四面八方都是紛飛的彈丸與鐵釘,聲光效果十分明顯。

哥薩克們唯有低頭猛沖,不停地咒罵那些該死的異教徒,發誓只要讓他們殺進那些異教徒當中,就給他們一個好看!

那又如何!

鼓起勇氣,馬蹄翻飛,皮鞭、靴刺加上匕首,有的哥薩克發狂了,捅了自己的馬,他們知道位置,馬傷而不死,回光返照,發揮出驚人的速度,加上側翼火力相對薄弱,真的給他們沖到了明軍陣前。

不是很多人,挨大半人高的擋馬槍給攔截,有的哥薩克的馬沒過得攔馬槍,人挨槍斃了,但他們沒有白白犧牲,奔馬撞開了攔馬槍,立刻有數騎一起沖進了缺口,馬匹讓明軍方陣陷於輕微混亂,步兵哪當他們一回事,反蜂擁圍攻沖來的哥薩克。

前面的用槍刺去捅,後面的開槍。

最外圍的明軍坐在地上,槍刺向上,眼睜睜地看著敵騎向他們沖來。

說面不改色是假的,他們臉上抽筋,心跳加快,但誰都不敢後退。

新明不同於前明,遇敵要死戰到底,今上治軍嚴厲,遇敵必戰,戰則勝之,軍官若是不勝,要有過硬的理由,否則,一擼到底,絕不客氣。

在前明,以文制武,武將在文官面前但奇葩的是,文官稍一出軌,朝廷即嚴厲制裁,而武將桀驁不馴,反倒輕判,譬如袁承煥擅殺毛文龍,朝廷最終將袁治罪,而袁承煥手下大將祖大壽,不聽聖旨,朝廷卻不敢將其治罪。

因為會騎戰的祖大壽就一個,而想當總督的文官是一抓一大把!

新明開設了軍校,每年有大量的軍官畢業,然後分派到各處,成長起來,已經不缺乏合格的軍官。

朝廷不受軍官的挾制!

軍官們唯有拿出傲人的的戰績才能往上爬,所以他們誰都不敢退。

他們不退,士兵更不敢退,否則軍官就能將他們就地正法!

如果大家都退,那就是五十步笑一百步,軍官不能動手。

那就打吧!

亂槍之下,炮彈和炸彈齊飛,哥薩克們死傷慘重。

交戰的地方成為了血肉磨坊,大地為之變紅,反射天光,入目處竟是一片的血紅!

哥薩克攻不進來,除了明軍的火力強盛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的馬瘦了!

長途跋涉,不講後勤供應不上,而是“後勤是什麽?”

要想馬兒跑得快,不僅僅馬兒要吃草,馬兒要吃好!

吃的是糧食,馬兒才有膘,跑起來有力氣。

比方說喂給它們豆餅或者花生、麥子,馬才能跑得快。

這二十多天下來,馬吃的都是草,早瘦了,即使在進攻前,還有一些馬糧喂給馬吃,哪能立竿見影,長期虛弱的馬兒任他們把馬皮都給抽破了,還是快不起來。

明軍從容裝彈,專門打馬。

瘦馬跑不快,就容易打死!

所以養牲畜除了主食,還得雜糧供應上來,否則,馬跑不快,豬養不肥。

大明明為什麽在北海苦寒之地能夠立足,第一是他們聰明地解決了糧食問題,第二就是他們養豬。

豬是最好養的大牲畜,但要它們長得快,想當年養當年宰的話,限於北海糧食產量有限,還有轉運不便,是給不了多少給它們吃,聰明的漢人別出心裁,他們去捕魚。

北海這邊的魚多,打魚上來,曬幹後研磨成魚粉,喂給豬吃!

魚肉有豐富的營養,這樣豬就長得快了,還有打獵的獵物、殺牲畜,吃肉之後,全部磨成粉,喂給牲畜和家禽,一點都不浪費。

漢人制作水磨和風磨,力量大,速度快,做成魚粉和骨粉不在話下,是牲畜和家禽的良好飼料。

這招還是顏小強教諸人的,想想花旗國把牛養大之後,吃肉留骨,把骨頭磨碎再給牛吃,牛才長得快。

……

戰火紛飛,兩軍鏖戰不下。

哥薩克們打出真火,狂野地吼叫著,不顧一切地向前沖沖沖!

結果撞了個頭破血流,明軍火力異常兇猛,打得他們馬倒人掉,站起來的哥薩克向前沖,然後再被打倒在地上。

弱,太弱了,和我們打,他們還不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