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0章 千葉合戰之戰鬥歷程

有此明悟的不僅是普通倭人,還有酒井忠勝,他是負責與明軍聯系的高官,方才代表幕府前去看望休息的明軍。

轉過一圈,等他回來時,描述他的精神狀態是“失魂落魄”。

普通倭人是羨慕明人的物資豐富,而酒井忠勝則看到了明國的富強。

既富,且強!

裝備精良,普通明人都吃得那麽好,可想而知是明國是多麽的富有!

更讓他注意的是明人除了吃吃喝喝,還有許多人在看口袋書,他曾經看過一個尉級軍官的書籍,那是一本《春秋》,為中國著名的四書五經之一,另一本書籍屬於是一個年輕士兵看的,是一本《制圖書》,屬於工具書,見到酒井忠勝動問,士兵靦腆地說他準備考軍校——酒井忠勝的漢語非常流利,與明軍交流毫無阻礙。

他心中感慨不已,看來許多明人已經突破了生活上的窮困,開始了精神上的追求。

看《春秋》?

這可是三國時關雲長的表現,典故為……操欲亂其君臣之禮,使關公與二嫂共處一室。關公乃秉燭立於戶外,夜讀《春秋》,自夜達旦,毫無倦色。

關公可是大將,有本《春秋》來看還是辦得到的,而普通明軍軍官都看起了《春秋》……酒井忠勝與楊天生說起此事,楊天生告訴他道:“東南王殿下極為重視國學,四書五經為軍官與文官的考試必考科目,官員們的入職考試及陪訓科目都有考到,占的分數比例還不低!”

酒井忠勝提出一個問題道:“文官考四書五經,軍官也考四書五經,那些老軍官能夠考得了嗎?”

畢竟四書五經並不是容易琢磨的東西,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學得好的話可用來考秀才的,老軍官以前大字不識,經過掃盲,識字了,但學習四書五經有此能力?哪怕是華人,酒井忠勝嚴重懷疑!

楊天生大笑道:“我中國特色,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新軍官全部閉卷考試,老軍官全部開卷考試!”

酒井忠勝拜服!

大佬們談笑風聲,笑看山下殺得如火如荼,憑借著大量的火炮、火槍和炸彈,持久作戰的幕府軍還能頂住,進攻的倒幕軍傷亡慘重,有的地方屍體堆積到有一人之高!

雙方僵持,倒幕軍不能突破幕府軍的陣地,時間推移,漸漸至午,雙方暫歇,吃飯!

大家不約而同的停戰了,抓緊時間吃飯,吃的都一樣,都吃飯團,就是壽司啦,外面包一層紫菜、海帶一類東西的米飯團子,在合戰出動前已經做好,將白米煮熟,早上就直接吃白米飯,剩下的就加入鹽和味噌(黃豆面豉醬)做成飯團,分成中晚兩份,隨身攜帶,方便在戰時取用。

有了鹽份,飯團可以放久點,但事實上,經常變味,沒法子,硬著頭皮照吃下去。

由於是戰時,所以都吃上了不純粹的白米飯,混合了不少糙糧的白米飯,而在平時,只能吃糙糧。

白米飯在倭國也叫做銀舍利,是倭人夢寐以求的食物。

一些足輕們還會在系於腰間的“打火袋”中保存一些副食和零食來佐餐,有梅幹、幹味噌、幹納豆、胡椒、幹松魚、兵糧丸,甚至還有大蒜,其中以梅幹最為寶貴,可用來望梅止渴,助長食欲。

他們的軍官則享受一些臭鹹魚、幹貝和臘禽肉的待遇,幕府軍的待遇好,士兵也能夠分到少許的肉食,而倒幕軍的炮灰們想都不用想,他們則嚼著白米飯團,已經非常的滿足了。

和明軍比起來,倭人那是是沒得比!

明軍零食都好過他們,主食更不差,就是硬餅幹、幹肉與果幹。

硬餅幹的種類來自海軍,經過多年精心的調制,營養充足,味道可口,有紅棗、椰子、花生、芝麻、肉蓉、蔥油味五種!

那年頭人是老實的,餅幹是紮實的,口味不會是加入香精制作,而是實打實地放入各種作料制成,

明軍基本上都喝茶水,他們寧願不吃熱食,也要煲開水來泡茶喝,看到明軍陣地後面擺開大鍋燒開水,倭人們無不搖頭,覺得華人太金貴了,誰不是喝冷水的!

明軍陣地後方用來煲開火的煤爐及小鍋爐一直燃燒著,使用煤炭供應熱量,為了提供足夠的補給,明軍的軍工們及雇傭的倭人們開辟了一條道路,方便補給艦上物資用驢運過來!

喝到熱開水對於倭人是個奢侈,倭人喝水的器皿用竹筒、葫蘆所制,也有用木頭、金屬、涉紙(塗有柿核液的雙層包裝紙)等制成的水筒,各式各樣,許多都不能承載熱水,幕府軍好一點,他們進口了東南國錫制軍用水壺,東南國那邊的錫多得要命,錫制品便宜得要死,幕府就進口了一批給自己部隊用。

吃飽喝足後再戰過,用了力氣、士氣復振的倒幕軍打出了一波高潮,幕府軍右軍主將津輕信義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