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3章 甘輝之野望

許多人的春節泡湯了,其他人在過春節,但內閣、帝國軍總參總後總政三總部、在京軍隊中高級將領、兵部、戶部、工部等官吏全部回來加班,準備打兩場大仗,一是開春後進剿蒙古人,二是準備到倭國肝倭人。

軍隊聞戰而喜,軍官們紛紛跑門路,雖不至於提錢晉京,但拉關系少不了,總參謀部及各位大佬前門庭若市,軍官們進進出出,不乏將星閃煉。

不僅僅是軍隊、文官,就連軍工工廠、供應商也緊張起來,老板們都坐不住了,到處打聽情況,托人情找人情,爭取分一杯羹,比如運輸業,要攻打倭國,少不得運輸艦船,要是能夠承擔往倭國的運輸業務,老板們發財了。

許多人春節只過了二天,年初三就回來開工,有的官員甚至想年初一就回來肝,被東南王制止了說不差在這一二天,回家過年!

軍隊則在年初五進入戰備狀態,召喚軍人們三天內歸隊,軍隊開始集訓。

經過各方面的協助工作,總參謀部向東南王和監國公主提出了二個主要策略。

一路攻打倭國,以周全斌、顏典率一萬陸戰隊員為先鋒,東南王率北還的李定國、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四將及二萬精兵為中軍,三萬人進攻倭國。

另一路攻打蒙古,甘輝為主將、李過為副將,祖大壽負責糧台,將領有賀珍牛萬才、白文選、劉汝魁、馬重禧、張能、田虎、楊彥昌、曾英、李占春、於大海、王祥、楊展、曹勛等輩及祖家軍,合計有整編軍四個,邊軍二十萬,總共四十萬兵力,加上準備支前民夫六十萬,號稱一百萬,準備對長城外的蒙古人來個犁庭掃穴以報一箭之仇。

東南王的功在千秋,他速下韃靼人,為中華保存了大量骨血,前明軍將領、李自成的將領、張獻宗的將領,都保存了元氣,這些能打之將構成了新明軍第一代將領,如今新明軍不乏將,不缺兵,廣有錢糧,說打就打,不在話下。

調動軍隊,準備物資、情報,千頭萬緒,一切都在大年十五,元宵節過後,戰爭前準備奇跡般地完成了!

甘輝先行,大年十六,南京長江南岸邊旗幟鮮明,軍隊肅立,萬民歡送征虜大將軍甘輝北上征討蒙古。

儀式非常隆重,東南王親自在江邊授旗、授印,還有準備了半副王爺的儀仗隊作為甘輝的榮耀,他登上了人生的一個新的顛峰。

後來的《東南國史》和《大明史》都有他的傳,稱為:甘輝者,前明末海澄縣東園村下房人,父母早喪,家貧如洗。為人重義任俠,好打抱不平,因此遭族長迫害,流浪於漳州、石碼、海澄等地,不敢久居鄉裏。

《大明史》記載了甘輝的一件軼事,他功成名就後,回鄉祭祖,鄉人百般奉承,迫害過他的前族長忐忑不安,向他請罪,甘輝笑曰:“如無族長激勵我,我也不會在外拼搏奮發,就不會有今天!”

送了族長百銀元,過往恩怨一笑置之,其大氣若此!

顏常武出任台灣大龍頭,廣招天下英雄,甘輝投奔,開始了畢生追隨,他忠心耿耿,又作戰勇猛,還會動腦袋打仗,才能超乎眾人,屬東南軍中極為難得的帥才,東南軍不缺打手,就缺指揮官,加上他又是海澄同鄉,所以他很快就出人頭地,受到重用。

他以前不識字,但入了東南軍就積極學習各種知識,有如呂蒙一般,很快就士別三日,令人刮目相看,長期出掌東南國總參謀長一職,掌軍令大權。

美譽為:“一世忠於東南王,為東南王麾下虎將,攻必克,守必固,戰功卓著,冠於諸將!”

功勞不計其數,最新的戰功是在阿三那裏搶了三千萬銀元的財貨。

他為人重承諾,講仁義,生性謙遜,人也不貪財,三千萬銀元過手不沾,雖有分潤,盡數捐助給故鄉發展,曾言“若不帶兵,願為軍校教師,薪火相傳,把自己的所得盡授學員!”

顏常武對他非常欣賞,嘗言“令行禁止。不居功自傲,不貪圖女色財寶,處理問題不偏不倚,沒有過失。當世有此美德者只一甘輝。”

此次北征,顏常武封甘輝為“征虜大將軍”,這是大明開國之初朱元璋封中山王徐達北伐蒙古時的官銜,對他是寄予厚望。

甘輝當眾表示,絕不辜負東南王與朝廷的期望,必平定北方,還大明一個穩固北方,解決北方邊患!

他當眾充滿了信心,不過私底下並不那麽地樂觀!

在隆隆的炮聲送別中,甘輝率軍出征。

現在才過元宵,北方還有雪凍中,本不應該這麽早出兵,但接著顏常武就在出動去倭國,誰人還有資格為甘輝壯行?

軍隊從上到下,自然希望得到戰神顏常武的祝福,確保已軍的勝利,因此甘輝提前出動也不是件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