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8章 誰是柿子?

戰鬥場面其實是非常殘酷的,有時真不能責怪軍人貪生怕死,因為下一刻鐘後就會徹底告別這個世界!

只見密密麻麻的叛軍正在迅速地向著新明軍推進,大批士兵在軍官的指揮下以密集的散兵線迅速地跨溝過壕,滿眼都是包紮在頭上的紅頭巾,顯得格外的刺眼。

其人海般的殺氣沖向新明軍,讓一些新兵牙齒都打戰了。

他們想跑,但虎視眈眈的督戰隊就在後面,政治軍官鷹隼般的目光就盯在他們的背脊上和後腦勺,讓他們的頭皮發麻。

新明軍設立了“政治軍官”的職位,讓官兵們不敢越雷池一步,平時規步矩行,戰時老實作戰。

之前叛軍之在肇慶新明軍得手,乃是他們接連搞定了主官與政治軍官,否則豈能成功!

要知道,政治軍官在監控軍隊方面權力極大,甚至連主官都不能幹涉。

新明軍官兵們能聽到對面雜沓的腳步聲,叛軍士兵的面孔表情都清晰可見時,戰鬥打響了,點燃的黑火藥炸彈、手榴彈在新明軍中炸開,燧發槍亂槍之下,打得新明軍人仰馬翻。

一分鐘前還站在你身邊的戰友,一分鐘後再也喚不醒了,血淋淋的事實讓人害怕不已,退又不能退,新兵們只好握緊自己的火槍,瞄準著敵人,等待軍官的命令。

他們沒有等待多久,伴隨著軍官的口令,陣前舉著的紅旗揮下,於是新明軍扣動了板機。

“砰砰砰……”火槍轟響,槍口噴出的濃煙滾滾,被風吹散開,接著再次射擊,又連成一片了。

叛軍倒下的更多,而且他們火力在迅速減弱中。

他們遇到了大麻煩!

好死不死的,栗道安學東南軍、新明軍玩火槍,結果原形畢露。

交戰雙方采取的燧發槍對戰,是雙方排成寬度足夠長的隊列,每列縱深僅為2-4排。雙方隊列互相推進到火槍的有效射擊範圍內開始對射,形似集體槍決,可以想象,這需要極大的勇氣,高度的心理素質和嫻熟穩定的重裝填技術。在槍林彈雨中,身邊戰友不斷被擊倒而血漿滿地,有勇氣堅持到底的一方才能成為真正的勝利者。

東南軍和新明軍得到顏常武教誨,往往將第一輪射擊保留到更近的距離才發射,以求一舉擊潰對手的勇氣。

敵人先攻,則已軍遭遇死傷,都在考慮著官兵們的神經堅韌程度。

對於東南軍已經不成問題,但對於新明軍則是巨大的考驗。

事實證明,軍隊的崩潰往往先就軍官開始,而新明軍在劉文秀的統領下,抵擋了叛軍的亂射轟擊!

周圍槍彈紛飛,劉文秀站如磐石,官兵們只好舍命相陪。

燧發槍的使用必須經過長期的訓練,即使是技術純熟的士兵每分鐘射速也不過3發。在實戰時,由於種種因素影響,能夠維持每分鐘2發就算不錯了。

由於神經緊張,裝填時各種各樣可笑的事情發生了。

最常見的錯誤之一就是在裝填後忘了將通條抽出槍管,一扣扳機,通條就不知道飛到那裏去了,自然無法再裝填。

忙亂之間誤將彈頭而非火藥先塞入槍口,造成不發彈,只能退出行列到後面慢慢把彈頭挖出來。許多士兵在戰鬥時根本就忘了自己有沒有開槍,有沒有不發彈也不清楚,往往多次裝彈,結果當然更糟糕。

現在,栗道安的船軍就犯了這個錯誤,他們首先打出第一輪子彈後,然後裝填,有人把通條打飛了,有人往槍膛裏塞子彈,再放進火槍,扣下板機。

燧發槍的燧發裝置打出火星,沒能點燃。

得,那人當自己打槍了,再次裝填……如果他立即不處理的話,這把槍永不可能打出子彈。

等到戰後,新明軍打掃戰場時,發現了過千把塞了多顆子彈啞火的火槍,最多的一一支槍中塞了10顆彈頭!

船軍沒有經過“燒銀子”式的訓練,根本不是玩燧發槍的料。

訓練過,打過一些槍就派上用場,平均每人都沒有十發的射擊量,天底下只有顏常武才舍得給東南軍大量的訓練費,新明軍也好一點。

相比之下,新明軍也有人出錯,通條打飛,亂塞子彈,但畢竟他們還是燒過銀子的,在初時的緊張之後,他們的動作流暢起來,裝填、射擊,再裝填,射擊。

潑雨般的子彈將船軍隊伍射得七零八落,裝備的護甲也沒有用——這麽近的距離,子彈擊穿護甲是妥妥的。

將他們射翻在地,鮮血飆飛,沒死的人痛苦地呻吟著,這一切都都在考驗著船軍的神經!

栗道安太高估船軍的素質,民兵是先民後兵,骨子裏還是民而不是兵!

軍隊極為注重對士兵隊形和統一指令的訓練。為了實現最大數量的步槍射擊,前排的士兵被命令采取跪姿和臥姿,但如果指揮官無法有效控制隊伍,在零散的幾次射擊之後,前排士兵就搞不清是否還要采取跪姿。所以近代軍隊裏特別強調戰鬥隊列,強調勇氣和戰術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