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7章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

那馬士英在東南國深受教誨,知道東南國以經濟為先,“福利”為輔,以什麽豬的屁論英雄,越高越好,高的就是大英雄,否則就是前明官員的嘴炮專家。

既然如此,他就懂得有的放矢。

在東南國,他被當成了重要閣臣來培養,在各部轉職,清楚各部業務,對於如何發展經濟。

而次輔楊天生則是東南國王後楊鶯兒之父,以海商做掩護,兼職海盜,待他女婿得國後,楊天生搖身一變,洗白了當起大官,先任職建設部,負責基建工程,先後歷任經濟部,主管經濟發展,又轉到福利衛生部,對於改善民眾生活深有體會,業務純熟!

王侯將相豈有種乎,他認真任職,力圖青史留名。

他很勤奮,懂得抓住這個機會!

兩人搭档,一主內一跑外,竭力把國民經濟更上一層樓。

如果說姚明恭執政是守成和穩定,那麽馬士英—楊天生執政就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改革階段。

漕運改海運!

漕運,是指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內陸交通運輸系統,主要是指由南向北,通過京杭大運河運送官糧、軍糧以及重要的大宗物資到達封建王朝統治中心北京的系統性工程,包括開發運河、制造船只、征收官糧、軍糧等。

漕運萌芽於秦漢,興盛於唐宋,明代漕運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明朝對漕政管理極為重視,建立了從朝廷到州縣的管理機構,“行漕法規”也得到健全和完善,產生了支運、兌運和直達制度。

通過漕運,把南方豐富的物資運往北方,尤其是帝都,從而穩定了北方的統治。

新明以來,雖然京師南移,但是明朝在北方邊境用兵、建設,進入東北大地搞開發,需要的物資不減反增,甚至超過了北京帝都時期。

但是漕運的麻煩多多,一曰淤塞,黃河水患頻繁,泥河滾滾湧入大運河,漕運船只將被困住,不能按時到達京城,此時糧價就會飛漲,影響很壞;二曰“浮收”。在漕運過程中,損耗在所難免。官府不願承擔,便將其攤派給百姓。有時,征糧官在規定數外直接多收40%——50%,民眾不滿,‘鬧漕’事件不斷;三曰“缺錢”,漕糧開拔,需要兵丁押船護送。官府支付的全程運費只有每船200兩,標準多年不變,而物價上漲很快,差旅費不足的兵丁們只好向沿途官府攤派,並將這筆錢最終轉嫁給老百姓;四曰既得利益者,漕運開通,從官到民,都靠水吃水,固然官員賺大錢,小民也得靠這條漕運度日,他們人數不少,形成了一個堅定的利益集團……

漕運不利,南方的糧食要歷盡艱險,曠日持久,從蘇杭運到京城。各省每年解送進京的漕糧日漸減少,倉儲積存日漸空虛。京師地區的糧食供應危機非但沒有緩解,反而更加嚴重。

歷代明朝皇帝對於漕運的麻煩心知肚明,在永樂年間,曾經嘗試漕運改為海運,利用海船把物資從南方運到北方,收到良好的效果。

明朝開國至永樂年間,海運一直是南糧北調的重要手段,奈何阻力非常大!

單是利益集團涉及到的就有官員、兵丁、商人、漕幫、船民等等不下百萬之眾,想要海運,得先把這百萬民眾搞定再說!

他們還有官員為他們張目,反對海運,理由有四:風大浪急、海盜出沒、糧食易黴、成本較高。

大多數是胡說八道,如說海運成本高,實際上海船一條頂倆是小事,大的海船一條頂上百條漕船,所需要人手很少。

關鍵是海運多能順暢抵達,而漕運只要河道堵塞,那漕船過不來,京城陷入饑饉。

至於糧食易黴,這個也好說,只要做好包裝,就能夠有效地抵禦發黴,還有風大浪急,海上年年都有商船往來,有船毀人亡的事,運河裏也多有險阻,歷年都有船只遇險沉沒,船夫家破人亡,豈能只是海運有危險,漕運就沒事?

海盜出沒?!

以前確實是大問題,現在嘛,也不看看,東南國就是海盜建立的國度!

漕運改海運是一項既定方針,姚明恭執政數年,已經為廢除漕運作了大量前瞻性的研究與準備,推行這項改革是水到渠成。

改革最大阻力是利益集團,為此,首先對付官員,馬士英使用雷霆手段,把那些海運並不熱衷的朝廷官員與相關的地方官員全部調走。

例如戶部郎中葛世振,明崇禎十三年的進士榜上的探馬郎,以文詞巨麗,又經世而出眾,其上奏兵餉之事,稱“增兵不如練兵,加餉不如清餉”之語,極得帝心,崇禎皇帝曾將其名書列於禦屏,後葛世振請假省親告歸,甲申變後,葛入南京出仕,其管理財政是有二把刷子,但堅決反對漕運改海運,結果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