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7章 攻城戰(九)樂與苦

今天是8月8日,陽光明媚,難得的一天,奧斯曼人沒來進攻,他們在昨天的戰鬥中損失慘重,屍體在城下堆積如山,因此今天與華人約定,雙方不戰,各自收拾自家死屍。

眼下一些無武裝人士正在城下忙碌著,把屍體給擡起來,放到車上,城頭東南軍則在警戒。

屍體密密麻麻,浸泡在血水中,死得奇形怪狀,充分顯露出戰爭的殘酷性。

城墻上的東南軍官兵們嗅著刺鼻的血腥氣,心情卻是欣悅——倒不是大夥兒變態,而是軍長李來亨就在城墻上嘉獎立功將士們!

給出的獎勵包括擬定的勛章、爵位、軍階與勛田等,這些東西並不能由李來亨決定,恩賜於上,乃是朝廷決定授予,是李來亨報送功勞及初步建議,朝廷決定給予。

一般地,只要不過分,朝廷不會批駁大將的請求。

也不用擔心大將私相授受什麽的,軍隊裏負責軍功評判的部門屬於政治軍官,李來亨可以指揮他們,但不能制約他們,軍隊中有兩類軍官自成體系,一類是情報軍官,他們受上級情報部門與本單位長官的雙重領導,另一類政治軍官也是如此,對於情報軍官與政治軍官,李來亨是不能幹涉過多,甚至要避嫌。

東南軍的管理既集中又分散,戰鬥時長官有決定權,但戰鬥之外的事情則是受到了制約,陛下顏常武是絕對不會允許他一手建立的軍隊落入野心家的手中。

還有獎狀、獎金、職位晉升以及較小額的物資獎勵則是李來亨可以辦到的,因此大夥兒聽到未來的獎勵與現在到手的獎勵都十分開心。

基本上人人有份,最差的也有個獎狀獎勵,能夠在一座圍城中戰鬥,大家都是好樣的。

以營為最小作戰單位,都派出了代表,聽軍長大聲地宣讀著嘉獎令:

“第163團團長陳靜安上校,在8月6日的戰鬥中,敵軍突破我軍第103段城墻,陳上校沉著指揮,親率部隊進行反沖鋒,奪回城墻,表示出巨大的戰鬥勇氣與指揮能力,擬授予二等近戰突擊勛章與三等軍功章……”

“第78團3營副營長張雷,於8月7日的戰鬥中,指揮該營予以敵軍重大殺傷,擬授予二等軍功章……”

“第43團2營的陳亞細中尉,在8月5日的戰鬥中,指揮該排擊斃敵人高級軍官一人,擬授三等軍功章……”

……

立功的名單很長,軍人們喜形於色,計算著自己的功勛點,可以換取多少的勛田!

每次立功,都折算成一個功勛點,積累起來,可以向朝廷換取勛田,在東南國,土地都是陛下的,他把土地分配給農民,他對於軍人十分慷慨,按軍人們的功勛點,免費分配勛田給軍人們,別人可羨慕不來。

立功人當中有相當部分是印度三鍋兵!

“錫克營營長辛伯,多次指揮該營向敵人施予猛烈的轟擊,功勛卓著,擬授予一等軍功章!……”

辛伯喜出望外,這段時間的戰鬥中他奮力接搏在前線,他們錫克人長得較壯,是裝甲擲強兵的兵種,向著敵人投彈,把敵人炸得雞飛狗上墻,聽到他們的爆炸聲就陣陣膽寒。

沒想到居然給了他一個一等軍功章,甚至還高過了不少的華人長官!

華人公道無比,按的是功勞而不管他是什麽人。

他是功勞最高的印度人之一,另一個則是馬拉地營的營長庫納勒,是個棒小夥子,不類印度人,反倒象華人,打仗肯動腦筋,給予敵人重大殺傷。

升官、發財是現在的主旋律,大家拼命的拍掌,覺得這次來真值!

依托堅城取得功勞,關鍵是戰死者少,開戰到現在只戰死一萬余人,傷者三萬,其中二萬多輕傷還能打仗的,畢竟這是守城而不是野戰,不需要過多的機動,傷員還能派上用場。

李來亨總結道:“……我們以巨大的勇氣,堅守開羅城,有如銅墻鐵壁一般,敵人雖然用盡心思,出動了重兵集團,我們照樣把他們給打敗了,我們為國立下了重大戰功,朝廷必將給予豐厚的獎勵,我們要戒驕戒躁,努力打好今後的戰鬥,堅守開羅城……”

風險小,收益大,這就是東南國男丁喜歡打仗的一個重要原因。

過往是好男不當兵,如今風氣變了,整個社會都說著:“趁現在是開國之君,一代英主在世,我們要跟隨他,給後世子孫留下豐厚的財產!”

高官們想的是日月東升,掛印封侯。

而小人物們則想的是勛田,勛田!

於是大家都拼了,以巨大的勇氣,孤軍守城,打退了敵人的進攻。

除了獎勵之外,當天全軍還進行聚餐,城裏還養著的活禽活牲宰殺了,讓立功的將士們飽餐一頓!

城內熱鬧非凡,象過節日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