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7章 與貝都因人的前哨戰

造型奇特、秀美奇特的山峰和沙丘連綿不斷,宛若置身於畫中,一步一景,對於驢友、背包客簡直喜壞了心,但對於許多人來說,真是麻煩。

西奈半島,風沙吹拂,一支騎兵隊伍在沙漠中行軍。

他們不能稱為軍隊,軍隊制式裝備,步調一致,而這支騎兵則是裝備雜亂,他們都穿著長袍,有的人長袍罩著鏈子甲,看他們的模樣是頭目,大部分人則有皮甲,甚至還有些人就是布衣,都配備彎刀,有的人配備弓箭,有的人則是火槍。

這是一支貝督因人部族,受到奧斯曼帝國的征召,前往開羅作戰,他們是頭一批趕往開羅的部隊。

奧斯曼帝國控制一個地區,往往只是占據其中心地帶,對於周邊部族實施遙控,並不實管,同時推行綠化。

策略是聽我話,不聽話就打毀你全族。

這是一種恐怖統治,以大石壓死蟹的架勢逼使部族聽話,而且不花一分錢。

龐然大物也似的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帝國不會給部族發薪水和供應軍資,部族出戰,依靠打勝仗從敵人那裏掠奪財富來補充,財富包括了財產、牲畜、物資和人口,有時也能夠收益豐厚。

因此,參戰的部隊不得不積極,否則血本無歸,一來二往後,部族族長就坐不住座下的位置,族人們不敢反對奧斯曼帝國,就會把怒火發泄到族長的頭上。

“貝都因”為阿拉伯語譯音,意為荒原上的遊牧民、逐水草而居的人,是阿拉伯民族的一部分,也稱為“貝督因”,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就是那種高鼻深目綠或者藍眼眸的那種。

在綠教興起前,貝都因人是阿拉伯半島部落氏族社會的主要組成部分。

之後,貝都因人紛紛皈依綠教,沙漠中成長的他們剽悍、驍勇、頑強,成為綠教擴張的基本力量,並隨之而散布於西亞、北非的廣大沙漠地區。

這支貝都因部族原本生活在受到西奈半島以東地區,受到奧斯曼帝國的征召,出動前往開羅。

土耳其人的使者到達了他們部族,要他們依照神聖的盟約,出兵為奧斯曼帝國作戰。

神聖的盟約,是貝都因人的舍勒,亦即是族長,在神前發誓,要聽從奧斯曼帝國的話,幫助奧斯曼帝國打擊敵人,從而得到榮譽與財富和女人。

貝都因人豪爽、好戰,只要給他們一個理由的話,他們就會痛快地參戰。

這族的“舍勒”叫做艾尼斯,弓馬嫻熟,率領族人八百余人出動,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他們是最先抵達的部隊。

艱難地跋涉中,他們用面紗遮腰,以抵擋無所不在的風沙的侵襲,食水補給不晚,每個人的嘴唇幹裂,但目光堅定。

隊伍中的馬車在吱吱亂響,它們載著輜重,但家當少得可憐,就是一些燒餅、幹果、椰棗而已,還有一些屯積的箭矢等,水罐早就空了。

貝都因的戰士們形形色色,自由散漫地順著向西的方向在行進,沒有什麽組織,都混在一起了,大家都自由自便地走著,有的唱歌、有的吵嘴、嚷鬧、笑罵,有的爬到了馬車上,睡意朦朧地打盹。

誰也沒想到危險,沒想到敵人,他們藝高人膽大,不懼任何敵人,自以為能夠打敗任何的敵人,甚至沒有派出斥侯去探路,然後他們就吃了大虧!

在前方路左的一個大沙丘的後面,密密麻麻的騎兵部隊,他們制式裝備,一水的輕型合金裝甲,也穿著長袍袍子,頭戴鋼盔,許多人蒙著臉,鴉雀無聲!

正是東南軍新編第四軍的騎兵部隊,由副軍長郝搖旗親自指揮,準備偷襲敵人!

郝搖旗伏在沙子上,拿了個小型的單筒望遠鏡窺伺著前面到來的騎兵部隊,他這個望遠鏡望的距離不遠,但是很隱蔽,不會在陽光中反光,避免了給人發現。

他作了一個手勢,四門火炮被炮兵們無聲無息地推上前,黑洞洞地炮口正向著前路的敵人。

郝搖旗低喝一聲道:“開炮!”

隱蔽的四門大炮,向著那支敵人齊射!

隆隆的炮聲,如春雷般在空蕩蕩的沙漠中回蕩,郝搖旗翻身上馬,率領騎兵們突擊!

跟隨在後面的騎兵們,不作聲、不呐喊,也不開槍,從沙丘的後面飛馳而出。

火炮發射的是霰彈,炙熱的彈片如切豆腐一樣,將當面貝都因人與馬匹的身體打得稀巴爛,鮮血飛濺,波及的人有上百!

受此一擊,貝都因人炸營了!

驚魂稍定,他們見著了沖來的敵人,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好哇,就讓他們我們彎刀與弓箭的厲害!

他們也打馬跑起來,迎著敵人沖上前去,有的貝都因人向著敵人發射了弓箭,但大多數貝都因人更想的是用彎刀砍下他們的人頭,他們緊盯著敵人,眼裏冒出嗜血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