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5章 紅毛番的對策

馬六甲海峽的最西端有座燈塔,夜晚時大放光明,指引艦隊順利通過。

遠處的城市燈光依舊燦爛,紅毛番的炮擊並未造成多大的影響。

為應對海邊的威脅,挨近印度洋的城市的主要聚居地都往內陸去,要是紅毛番敢上岸,迎接他們的是全民皆兵,人手一槍,紅毛番能有多少人挨槍?!

過了此處,就是浩瀚的印度洋了!

各艦上艏燈、艉燈的燈火通明,值更軍官們有所感慨,如今東南亞的地盤夠大的,但還是繼續殺向更廣闊的海域!

大家感到振奮,艦隊裏有文宣人員,他們立即揮毫作畫,畫出艦隊西行的壯觀情景,作為日後的軍史。

再次開拓領土!

各艦高級軍官很清楚這一次的目的地——錫蘭!

錫蘭即斯裏蘭卡,印度洋中的一顆寶石,佛祖的眼淚!

錫蘭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它位於北印度洋戰略水道之上,俯視印度地區,同時地處紅海與馬六甲海峽的中間,在連接東西方貿易中,是天然的中間站。

而且這座島嶼盛產寶石、木材和香料,頗有經濟利益。

雙重原因下,錫蘭屬於東南軍攻取的對象,此戰勢在必行!

從公元5世紀直至16世紀,錫蘭島上僧伽羅王國和泰米爾王國間征戰不斷,直至1521年葡萄牙船隊在科倫坡附近登陸。

1587年——1588年,葡萄牙軍隊在科倫坡戰役中擊敗了斯塔瓦卡王國的進攻,從此原住民與葡萄牙人攻戰不斷。

東南軍計劃打下科倫坡,撥除紅毛番在錫蘭的據點。

從馬六甲海峽出來到錫蘭的直線距離過1500公裏,艦隊直航那裏,中途沒有交戰,沒有誰會發瘋在大洋中段開戰。

或許在出航前祭祀過媽祖有效,途中並無風暴,雖有風力顛簸,但不是件事,艦隊平安順暢,以時速超過10公裏的速度,用了一周的時間,橫渡了這片海域。

而在錫蘭的科倫坡港口處,停泊整整有四十艘的戰列艦!主將乃荷蘭人約斯特·邦凱特,此人是個航海老手,作戰亦不乏勇氣,曾多次率艦沖擊華人的戰列線,給華人帶來一定的危險。

負責歸他指揮的軍艦是荷蘭戰列艦20艘,英國戰列艦10艘及葡萄牙、西班牙戰列艦10艘。

之前打過東南亞海戰的紅毛番將領們基本離開了,荷蘭名將特羅姆普、英國名將蘿蔔頭布萊克都走了,這裏對於他們來說只是一個人生驛站,他們的重點是歐洲。

留下來的還有英國將領邁克爾·帕克,他與約斯特·邦凱特是老相識,兩人在以前的英荷戰爭中面對面的對轟過,打出來的交情,彼此之間都很佩服對方,相處融洽。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高級專員卡爾·維尼瑞爾來到旗艦“聖·米歇爾”號上的餐廳(兼會議室)裏,見到兩人正在喝中國茶,還是那種“功夫茶”,你一杯我一杯的,頓時卡爾先生有一種牙痛的感覺。

痛的不是牙,而是心痛。

無它,花錢太多爾!

每拖一天就給一天的錢,銀子嘩嘩地流去。

正如顏常武所分析的那樣,紅毛番支持不起印度洋上的海戰,現在40條戰列艦,每條有600人的話,就有差不多二萬五千人,這些人的補給、薪水要給,還有船只的維護、武器裝備!

花費巨大,支出由荷蘭東印度公司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及葡萄牙人共同承擔,而沒義氣的西班牙人並不介入,盡管他們的呂宋已被華人奪取。

這些紅毛番公司並不是“國資”,而是社會集資,這樣出錢的話,別說今年的利潤沒了,往後的利潤都得預支,東印度公司以往是很賺錢的,但自從與東方大國的貿易中斷後,利潤腰斬一半以上,難怪卡爾先生苦瓜著臉。

之前主動攻擊蘇門答臘島是不得已而為之,誘華人來攻,否則拖下去,先垮台的是東印度公司。

仗又不打不行,華人肯定不會放過印度的,這不,卡爾先生聽說最新的敵情已經送達,於是來找指揮官約斯特·邦凱特了解。

大家打過招呼,卡爾先生就迫不及待地問起情況,約斯特·邦凱特就把偵察到的消息文書遞給他看。

紙條上字跡潦草,寫明華人艦隊已經在錫蘭東部海岸,並在那裏得到了食水和食物補給,正向海岸線向錫蘭西部而來。

艦船數量較為龐大,過二百艘,大概有四五十艘戰列艦,五十多艘巡航艦和一百多艘各式海船!

卡爾先生看畢,問約斯特·邦凱特對敵之策。

“先打打看,看情況,打得過的話就打,打不過的話,就學他們的‘三小時先生’!”約斯特·邦凱特已經計劃好了。

三小時先生指的是華人的海軍上將陳德,他當時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占下風,打上三小時即撤,紅毛番已經充分領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