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6章 氣運之子

當時張獻忠還沒有死,臉色慘白地被部眾往後方送。

成矣!

劉文忠糾眾大呼道:“八大王已死!八大王已死!”

呐喊聲響成一片,沒見張獻忠出來辟謠,大西軍心大亂,雖有軍官竭力約束,卻哪還有心思戰鬥。

連八大王都死了,我們豈可抵擋韃子!

大西軍中一團團整齊的陣列,就像堆砌整齊的堤壩開始散亂,一開始只是緩慢地消散。忽然之間,沒被影響的大西軍中後陣突然一哄而散,人群掉頭就跑,堤壩轟然倒塌!

中軍亂兵湧到了綿陽城門口,擠作一團,城門沒開,城上紛紛放箭,戰場上的亂象已經不堪直視。

阿濟格大喜,驅兵大進!

清軍奮勇突擊,大西軍大敗!

他們背城結陣,右側靠山,背後是城墻,陣營崩潰後大部被擁擠在中間沒地方跑,投降甚眾,西側的人倒是掉頭從綿陽城側面向西奔走,丟盔棄甲,城外一片狼藉,死屍遍地。

戰場上依舊紛亂,慘叫聲和痛苦的喊叫到處可聞,但激烈的大規模沖突因大西軍主力崩潰而結束。

清軍耀武揚威地攻到綿陽城下,城門緊閉,城墻上刀槍林立,坐視下面的大西軍投降。

這一戰清軍五萬人,有二萬的漢軍死傷,韃子也死傷了五千,可見戰鬥激烈。

大西軍上陣十五萬人,結果被陣斬五萬,被俘三萬,七萬余眾四散,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等只收攏三萬余人而逃。

雖然破陣,但錦陽城有大西軍大將馮雙禮把守,急切難下,阿濟格留下鱉拜監視城池,自將部隊追殺大西軍。

窮追不舍之下,張獻忠結局很慘。

他被勁箭射穿胸膛,箭頭中的一枝,竟大如小兒拳頭!

被這種箭射中,當時環境下根本不可救。

等他死後抽離箭頭出來,認識箭頭上的滿文,正是鱉拜的名字,眾大西軍將們起誓,與鱉拜誓不罷休!

他只是喘著氣,諸義子流著淚,圍著他,他已經說不出話來,只是把手擡起,向東南指去!

孫可望眼裏含淚,應聲道:“我等依聖旨,即投永明朝!”

張獻忠手放下,點頭,一口氣接不上來,就此歸天!

一代梟雄張獻忠,字秉忠,號敬軒,外號黃虎,陜西定邊縣人,明末農民軍殿下,與李自成齊名,大西政權的建立者。

他出身貧苦家庭,從小聰明倔強,跟著父親做小生意,販賣紅棗。他當過捕快,後又來到延綏鎮當一名邊兵。生性剛烈,愛打抱不平,為此幾乎丟了性命。

崇禎年間,組織農民軍起義,1640年率部進兵四川。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即帝位,其起事後,克鳳陽、焚皇陵、破開縣、陷襄陽,勝戰連連。崇禎十六年克武昌,稱大西王,次

年,建大西於成都,即帝位,年號大順。1646年,清軍南下,張獻忠引兵拒戰,在綿陽城外被被鱉拜射殺。

他幹過大事,當過皇帝,無負此生。

張獻忠死後,他的部眾“以錦褥裹屍,埋於僻處,而遁”。清軍“求得發而斬之,梟其首於成都”。

……

成都位於平原地帶,易攻難守,孫可望等人遂棄守向南,主力到達重慶,他們的運氣很好,與重慶方面南明軍隊接上了頭。

四川地重要,顏常武自得南明政權後,派出東南幹將秦士奇為四川巡撫,率東南軍萬余入川,控制了重慶,他按顏常武所教,約束部眾,只是恃堅而守,沒有與張獻忠大戰。

張獻忠懼於東南軍火槍之厲,沒作硬戰,雙方相安無事,因此就沒有了影響深遠的“江口之戰”。

平行空間裏,南明建昌衛掌印都司俞忠良在其所著《流賊張獻忠禍蜀記》中說:“隆武二年丙戌九月十六日,副總兵曹勛率建南兵克邛州,距成都僅兩日行程。

獻忠離成都,率賊營男婦百余萬操舟數千蔽岷江而下。都督楊展起兵逆擊之,戰於彭山之江口,展身先士卒遣小舸載火器以攻賊舟,風大作,舟火,士卒鼓勇,皆殊死戰,賊敗。賊舟首尾相銜,驟不能退,風烈火猛,勢若燎原。

官兵槍銃弩矢百道俱發,賊舟多焚,所掠金玉珠寶及銀鞘數千萬,悉沉江底。”

這就是著名的“張獻忠千船沉銀”,落於江口!

沒有此事,此事沒有發生!

因此秦士奇得孫可望等人獻上的文書稱獻銀時,看到賬單,不由得在座位上都坐不穩當,在室內團團亂轉。

張獻忠在四川,從各州郡的富商大賈處掠取的錢財,少則數千兩黃金,多則上萬,拿到錢後還會殺人滅口。同時,他還對搶掠所得財產進行嚴格的控制,立下規矩:部下若私藏金銀一兩,斬全家;藏十兩,本人剝皮,斬全家。如此一來,整個四川之財盡歸張獻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