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4章 大明官員的德性(第2/2頁)

關上車門,車子開動,熊文燦開玩笑地道:“稚繩公,要是我早來,你的位置就是我的了!”

“不然!”孫承宗微笑道“東南府有‘回避’制度,你或許在其它地方任職,但不會在台灣,除非你們父女倆調走一個。”

“好!”熊文燦舒服地往椅背上一靠道:“稚繩公,好多年都沒見過你了!”

“是啊!”孫承宗感慨地道:“我們終究殊途同歸,走在了一道。”

“大明……”這兩個曾任大明高官的人一起嘆息。

“陛下不容易!”孫承宗雖然被崇禎罷歸,卻無怨恨之心,反為崇禎說話。

“他是好心,可他走了一步臭棋,而老熊我,則走了一步好棋!”熊文燦笑道。

“你說得很對!”孫承宗會意地道,他沉重地說著:“閹黨雖壞,卻是朝廷的一個平衡所在,一旦沒了閹黨,清流上台,反倒讓國家遭遇大劫!”

他冷笑道:“例如當代大儒劉起東,所上的《面恩預矢責難之義以致君堯舜疏!》實乃迂腐可以!”

被孫承宗抨擊的劉起東,乃大明名臣劉宗周,字起東,別號念台,漢族,明朝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因講學於山陰蕺山,學者稱蕺山先生。

他是明代最後一位儒學大師,也是宋明理學(心學)的殿軍。他著作甚多,內容復雜而晦澀。他開創的蕺山學派,在中國思想史特別是儒學史上影響巨大。

劉宗周與東林黨交往密切,天啟年間,閹黨瘋狂,他受到迫害,待崇禎皇帝起,誅閹黨,啟用東林黨,劉宗周乃上《面恩預矢責難之義以致君堯舜疏》,希望崇禎“超然遠覽,以堯舜之學,行堯舜之道”,崇禎認為這是迂闊之言。

崇禎求治心急,人才、餉糧、流寇、邊患等常縈繞在心,希望群臣能拿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具體措施。劉宗周卻認為這些都是刑名之術,近於功利,人主應以仁義為本。

他認為冰凍三日,非一日之寒,急功近利,是無法解決國家的根本問題的。他希望能從皇帝本人做起,先修德治心,親近儒臣,這才是為治的根本。

呵呵,關外老野豬皮在吼叫,關內農民端著飯碗要吃的,劉宗周這位儒學大師卻拿不出怎麽樣弄來銀子的法子,反要崇禎修身、慎德,親近東林黨,哦哦,東林黨都不如閹黨,至少閹黨敢虎口撥牙,從江南弄點銀子來支持軍餉!

東林黨,閹黨,孰忠孰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