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地面實驗!(第2/3頁)

“現在傳送已經出現了,就證明粒子在特殊環境下,被特殊狀態的空子擠壓,發生了‘能量化’。”

愛德華·威騰把空間連接技術一些相關的空間理論融入到了M理論中,因為存在一個高維度的空間,作為空間連接技術的中轉站。

按照他的理論來說,不管是能量還是粒子,想要完成空間傳送,首先就是被傳送到高緯度空間,然後被高維度空間排擠,就回到了鏈接的另一端。

這個看法合乎基礎的空間數學,也根本沒有辦法進行反駁。

其實最主要還是因為空間基礎理論缺失,確定的空間數學十分有限,以此就可以對實驗現象,進行很多種合乎基礎理論的解釋。

其實就像是原來的宇宙理論,大爆炸理論只是其中的一種,弦理論當然也是其中之一。

這些裏面都是沒有證明的,也都是合乎基礎理論構架的,誰也不能百分之百肯定理論是錯誤的。

邱成文並不信奉弦理論,他唯一信奉的就是能量守恒。

他的研究也多是從能量守恒出發,並提出了一個問題,“地址傳送必定會消耗很多的能量,要比能量傳送多的多,那麽能量的來源是什麽呢?”

“我認為,在最基礎的層面上,物質和能量也許是同質的。”

這個說法符合粒子的邊界理論。

趙奕認為空間對於物質的排斥源於對質量點的排斥,而質量點的定義,二的N次方點位,也不過是能量點的數據化表現。

邱成文認為物質和能量同質,以此來解釋實驗中發生的粒子傳送現象。

這就和水流沖擊石頭是一樣的道理。

當一個石頭掉進河水裏的時候,並不會和河水一起流動,但河水非常湍急的時候,就有可能讓石頭滾動。

石頭,就是物質。

而能和河水一起流動,甚至能溶於河水的東西,就可以比喻成能量。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能量和物質也許是同質的,只不過‘質量’層次是不一樣的,也就表現出不同的性態。

趙奕更傾向於愛德華·威騰的觀點,並不是認同他高維度中轉站的想法,而是說粒子在實驗過程中被能量化。

這主要是因為邱成文的說法,是存在一些基礎矛盾的。

比如,能量問題。

邱成文的說法肯定會牽扯到智能方程,而牽扯到質能方程就會牽扯到能量來源。

顯然,實驗中所提供的能量並不足以供給粒子完成傳送。

當然了。

這一點並不能完全否定邱成文的說法,因為粒子的傳送也不一定會消耗能量。

比如說,在地球上,當一個物體移動到另一個同海拔的地方時,相對於整個地球來說並沒有什麽變化。

勢能沒有變化、質量沒有變化、整體能量也沒有變化。

但是,顯然把一個物體移動到另一個地方,需要消耗能量。

現在的物質傳送也是一樣的,相對於整個宇宙來說,一個物質存在於這個地方和那個地方,宇宙的能量並沒有什麽變化。

所以粒子傳送也不一定會消耗能量。

總之,在缺少基礎理論的情況下,每一種說法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也無法直接進行否定。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邱成文的說法是非常危險的,是說他對於實驗的解釋,可能會讓實驗出現一些不可控的情況。

愛德華·威騰的說法,相對就安全太多了。

如果只是粒子被能量化,那麽就不會出現不可控的意外,實驗的影響會被限制在一定程度上。

現在他們需要討論的就是實驗的危險程度問題。

他們正在做一個評估。

只有對危險性評估通過,才能申請在地面上做實驗。

這對於理論組是相當重要的,他們都沒有人想等十個月,你認為等十個月也沒有意義,因為火星-1飛船上的殘留,並不一定會說明什麽情況。

如果能在地面上做實驗,就能夠得到大量有用的信息,才能夠對於理論進行完善。

在地面上做實驗,就必須要對危險性重新做評估。

……

危險性評估報告是很難做的,誰也無法保證實驗中,絕對沒有不可控的意外發生,所以,就只能盡量的保證安全。

趙奕正在做這件事情,他不確定實驗中是否會發發生不可控的意外,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反能量屏障能夠提供安全防護。

實驗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是,激活反能量屏障的設備,就在反能量屏障內部,一旦內部發生劇烈的爆炸,或是其他的意外危險,就會導致設備損壞,反能量屏障就無法繼續維持。

所以趙奕正在考慮的是,建造一個四周圍完全被反能量屏障包圍,同時激發反能量屏障的設備在外部的實驗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