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宣布大計劃!

運輸船的制造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奕星還是航天局,又或是高層的部門,都很關注運輸船的制造進度。

相比觀光船來說,運輸船的技術更高端一些,制造也更加的復雜,功能也不是觀光船可以相比的。

在宇宙飛船項目中,運輸船是最重要的輔助小型船體,執行很多任務都用到運輸船,而運輸船不是是用來運輸,也可以有其他的功用。

在運輸船的制造過程中,觀光船也一直都在測試,並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裏,快速的完成三輪、四輪測試。

三輪、四輪測試,檢驗的是觀光船設備的可靠性,同時,也是對奕星所制造的反重力推進器的檢驗。

奕星設計的推進器,和航天局方面的推進器不同,有許多相應的改進,可以說就是升級版本,同時,使用的也是奕星開發的電子系統和智能系統。

後者是很關鍵的。

就像一個手機,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統,表現出來的功用是不一樣的。

雖然大體的功能都非常接近,但電子系統運作過程中,會帶來大量的數據。

這些數據是非常寶貴的。

航天局能夠擁有眾多的技術,和歷次進行航天探索的經驗是分不開的,而經驗中的一部分,就是一系列的數據。

奕星制造的推進器,成功的完成了任務,也就代表了他們擁有了推進器制造技術,能夠獨自設計,知道自己的推進器。

這是奕星公司的一大軟肋,他每一次進行相關的發射任務,都只能使用航天局的推進器,增加了相應的成本不說,進行相關的實驗任務還會受到限制。

比如,他們的實驗任務不能和航天局的計劃沖突。

現在有了屬於自己的推進器,就可以自由的進行一些實驗任務,再加上建立太空航道的高能Z波衛星,他們就擁有了讓太空飛船,從地球升空到完成穿梭,再到降落其他星球執行人物並返回,過程中所有的技術。

如果現在再進行火星探索任務,奕星公司甚至都可以獨自完成,而不需要航天局的輔助。

同時,推進器還可以和觀光船、運輸船,等小型太空飛船安裝在一起,讓太空飛船能夠擁有利用反重力技術,獨自從地面起降的能力。

在完成了第四次測試以後,奕星內部就召開了會議,強調了非常設計的標準化。

這個標準化,主要是在推進器和太空飛船的銜接上。

如果兩者加在一起,比喻成一架戰鬥機的話,推進器就是戰鬥機的發動機,他們希望能夠制造標準化的發動機,不管設計什麽型號的戰鬥機,都可以把同樣的發動機安裝上去。

如果能實現相應的標準化,就不必把推進器和固定型號的太空飛船捆綁在一起,兩者任何一個出問題,都可以用其他的代替。

與此同時,航天局也開啟了運輸船的制造,他們得到了奕星公司的技術授權,決定制造一台屬於航天局的運輸船,以便開啟‘月球雷達計劃’。

航天局制造同樣的運輸船,也是很重要的進展。

這表示運輸船可能會在未來,實現規模化、標準化制造。

國際上,還沒有航天設備標準化制造的先例。

國內的Z波衛星、聚能衛星,都已經實現標準化知道,而且要實現標準化的前提是,必須要制造足夠數量的設備。

顯然,一般的探測器不具備標準化的條件。

許多探測器制造出來是有固定任務的,比如,火星探測器就是用來探測火星,月球探測器就是用來探測月球,每一次執行探測任務,制造更多的同款探測器意義不大。

Z波衛星、聚能衛星就不一樣了。

Z波衛星就和武器裝備一樣,可以大批量的進行制造,到現在已經部署超過五百台,若不是因為要升級技術,希望制造出來的Z波衛星服役時間更長,制造的數量只能多不能少。

聚能衛星比Z波衛星還需要標準化,因為無限傳輸太陽能的需求幾乎是無限的,只可惜因為極為高昂的成本,想要快速大批量制造也不現實。

現在的運輸船則制造了第二艘,若是度過了測試階段,認為船體性能達標,肯定會制造第三艘、第四搜,宇宙飛船需要運輸船,月球基地計劃同樣也需要。

“如果開啟了月球基地計劃,最少需要四艘以上的運輸船,不斷的往返地月之間。”

“宇宙飛船需要兩艘,必須是技術成熟的。”

“所以,至少還要制造四艘!”這是航天局和奕星一起研究做出的判斷。

運輸船的制造過程,相比Z波衛星、聚能衛星都要復雜太多了,在制造的過程中,相關人員也會去討論、記錄,哪些部分是可以標準化制造的,哪些是必須單獨去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