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異想天開的問題!(第2/3頁)

“這個數字太高了!”

趙奕看著數字都不斷的搖頭,Z波發生衛星設計的足夠好了,四周圍都是太陽能電池板,可以說是把吸收太陽能的效率做到最大化。

如果是提升一倍數量,倒是勉強可以做到,提升十三倍以上,幾乎就是不可能的。

到時候,Z波衛星的大小都能趕上空間站,甚至比空間站還要大。

另外,衛星的體積、質量變大,內部電路、磁場需求等耗能,也都會隨之變大。

最終設計的Z波衛星,肯定會大於空間站,成本也會非常的嚇人。

這就不具備可行性了。

另外一個問題是,充能時間也是個問題,Z波發生衛星充能需要幾個月時間。

如果是建立了真正的航道,幾個月才能完成一次充能,可以讓一艘小型太空飛船通過,效率就實在是太低了。

當然,只是考慮做一次實驗,時間就不再是問題。

趙奕則是想做的更完美一些,而不是制造只能實驗一次的雞肋。

奕星科技畢竟是正規企業,而不是一個專門進行實驗的機構,還是要考慮成本問題的,任何的實驗研究,都必須要考慮成本,所以還是必須要解決功率問題。

趙奕仔細思考著,知道還是要從能源角度入手。

核聚變裝置不可能。

化石能源轉化率太低,運送成本也太過高昂,同樣不具備可行性。

“太陽能是唯一的選擇。”趙奕得出了確定的結論。

對於太陽能電池板技術,趙奕還是有一定了解的,設計Z波發生衛星的時候,他就差不多都清楚了。

目前,衛星上使用的是單晶矽電池板,也是最高效的太陽能電池板,能量轉化率能達到百分之二十以上。

“如果是壓縮單晶矽——”

趙奕馬上連續打了幾個電話,聯系了Z波材料實驗組,也聯系了宇航局方面和相關的實驗室,得到了準確的答案。

Z波材料實驗組,早就進行了單晶矽的壓縮。

壓縮五倍的單晶矽材料,被用於制造太陽能電池板,相應的實驗結論為,壓縮單晶矽制造的電池板,太陽能轉化率超過百分之四十。

這是個很驚人的數字。

目前,國際上最高技術水平的太陽能電池板,能量轉化率也只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能量轉化率是很難提升的數字,因為任何的反應過程中,都會有一部分能量損耗掉。

太陽能電池板本身,對於太陽光線的反射,就足以損耗掉一半兒以上的能量了。

壓縮單晶矽材料制造的電池板,能量轉化率能超過百分之四十,可以說達到了理論的極限。

“太陽能轉化率提升近一倍,想要達到十三倍以上的功率,最少也需要七倍以上的電池板。”

“這還是不可能。”

趙奕嘆了口氣,還是搖了搖頭,他重新設計了Z波發生衛星,發現最高也只能增加百分之五十數量的電池板,和需求差距還是太大了。

另外,充能效率也是個大問題,勉強設計出來,幾個月甚至一年才能使用一次,根本就是沒有意義的。

“如果再考慮到實用價值,功率最少要提升二十倍以上!”

“這個數據勉強支持,半個月完成一次充能。”

趙奕思考著。

充能的速度和功率同樣不成正比,因為充能的同時,要維持住內部強磁場,耗能也是非常大的,但內部耗能是固定的。

如果能量轉化功率非常高,多出的一部分都可以用來充能,充能速度就會大大加快。

但是,二十倍,異想天開!

哪怕太陽能電池板擁有最理想的百分百能量轉化率,也根本是完全不夠的,都可以用‘杯水車薪’來形容。

“從太陽能電池板功率角度去解決問題,也不實際。”

趙奕得出了結論。

這時候,研究好像就陷入了死結,因為同樣面積的太陽能是固定的,就算是全部轉化為電能,也根本不夠維持建立航道的Z波發生衛星。

趙奕發現解決不了。

他想了又想還是不知道該怎麽解決問題。

太陽能,這也是死路!

但是,太陽能就是唯一的選擇,除非他能找到其他太空中可持續的能源,後者比前者困難太多了。

前者,暫時是死路。

後者——

尋找新的太空能源?暫時也只能想象一下了。

當趙奕陷入到沉思中的時候,張祁燦敲門走了進來,他手裏拿著一份整理過的文件,是理論組的研究報告。

趙奕接過來開口問道,“張哥,你幫我想一下,如何利用有限的太陽能,轉化為更多的電能?”

“——?”

張祁燦愣了一下,仔細想了好半天,提了個建議,“利用某種和太陽能發生反應,爆發出能量的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