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這不會是真的吧?!(第2/3頁)

“也對!”

夏開德有點期待了。

那邊幾個主要領導談笑著,遠處一群專家、技術人員也在說著,“這個動力工程實驗室還真是差,有些設備還都是新的,估計是用的不多。樣機的零件保護的也不嚴謹,長時間放置就壞掉了。”

“昆侖二組還是就在這裏做設計?”

“這裏能設計出個什麽?好多實驗都沒法做。技術性的研發還是要找專門的場地。”

“要我看啊,二組還是有個專門做研發的基地,不說和航空大基地相比,怎麽也不能差太多吧?這種普通大學的環境根本不行,以後人多起來,過百、幾百人,別說是做研發了,吃住都是問題。”

“這個上面肯定會考慮吧?我聽劉副部長說,要分一個山裏的小廠給二組。”

“是嗎?”

“哪裏的消息?”

“就算有個小廠,我感覺二組也起不來,有一組了,二組……”

“趙院士的水平相當高,如果是他做研發,我肯定看好,但渦扇發動機太復雜,他一個人能頂十個人,也不能自己研制發動機吧?”

“我也這麽覺得,估計這次過後,昆侖二組要大量招人了……”

“你想不想過來?”

“過來幹什麽,我在一組挺好的……”

一大群人談論的昆侖二組的問題,好多人都表示有機會也不願意過來,實際上,大部分人的想法截然相反。

比如,周愷。

周愷是昆侖發動機動力組的組長。

之前趙奕找昆侖組要人的時候,他覺得做高端燃燒室論證沒有任何意義,直接派了王志國過去應付,結果很快就聽說趙奕的團隊,研發出趕超國際水平的高端鎳合金渦輪葉片材料,頓時就非常後悔了。

像是劉建昆說的一樣,昆侖發動機組的工作,主要是不斷修復問題,也就是‘不斷和故障做鬥爭’,可以選擇的話,誰都不願意不斷去修復故障,而是去做高端、先進的研發。

周愷嘴裏說著,“我肯定在昆侖一組”,心裏想的卻是,“以後二組擴招,就申請過去工作,跟著趙院士肯定比跟著張剛川有前途”,還有,“真羨慕小王啊!”

不止是昆侖發動機組的人,首都航空材料研究院的人也希望加入到昆侖二組,因為趙奕在材料研發上,展現了驚人的能力,他帶領幾個人就完成了K03B的研發,直接趕超了國際先進水平。

首都航空材料研究院擁有龐大的研發團隊,單晶鎳方向研發工作就有二十幾個人,一整個團隊工作了幾年時間,都比不上趙奕帶著幾個人做三個月的研發,其中的差別實在太大太大。

如果趙奕的團隊有很多天才,還是能夠理解的,但實際上,他的團隊值得一提的就只有王志芳和張洪濤,合金材料研發圈子很小,兩人都可以說是航空材料研究院的熟人了。

至於李榮茂、沈丙河……

不認識!

兩個燕華大學新簽的副研究員有什麽可談的?

所以歸根究底研發能成功還是靠的趙奕,好多材料研發相關的人員,也都希望跟著趙奕做研發,能快速出成果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吸引力。

……

審查組的人都在動力工程實驗室。

實驗室的面積也足夠承裝幾十、上百人而不顯得有任何擁擠。

趙奕終於來了。

他和袁海濤一起走進了操作間大門,馬上就被熱情所包圍,“趙院士來了!”

“趙院士!”

“剛才聽說你在工作,我們還說讓袁隊長等一會兒再叫你,打擾你了嗎?”

“這次提前來了兩天,不是搞突然襲擊,要怪劉經理,他來的太早了。”

趙奕面帶微笑和幾個人寒暄。

等寒暄了幾句後,就快速進入了正題,劉成澤關心的問道,“我聽說你們組只招了幾個人,是人才審查方面有問題嗎?還是要求比較高?”

趙奕道,“這個倒是沒什麽要求,我們只是在需要的時候才會招人。”

劉建昆則問道,“我看申請報告裏面,有對場地的要求,北邊山裏有一個小工廠,適當改造一下就可以做研發基地……”

趙奕道,“研發在這裏就可以了,我申請場地主要是後期,如果出了樣機,組建、測試都是個問題,肯定不能在學校裏進行。”

“那肯定。”

劉建昆點頭道,“不過還太早了吧?那場地的事情倒是不著急,資金方面?”

“如果我有需求,肯定打報告。”趙奕笑道。

“我們肯定舉雙手支持的。”

劉澤成和劉建昆都說過話了,張剛川也有些不情願的問道,“人才方面,我們昆侖組以前的核心技術人員,大部分都去了王屋……”

趙奕道,“沒關系,我們暫時不需要人了,如果有需求,我厚臉皮也肯定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