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沈丙河:你們還是差那麽一點!(第2/3頁)

這個修改的目的顯然是融化來金屬錸,但具體是否對原制造有影響就不得而知了。

設計方案制定了‘三處添加錸元素’,李榮茂笑稱沈丙河的設計是‘大面積撒網’,卻正說中了沈丙河的想法,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水平不足,就決定在幾個位置都添加錸,“也許就能有效果呢?大面積撒網,總有一個能中……”

實驗過程還是很復雜。

每一次實驗都等於從頭到尾制造一次K03A,還根據實驗方案調整中間步驟,需要花費的時間肯定不少,好在307鋼廠給予了大力支持,制造過程前面的部分,都可以由307鋼廠完成,他們直接送來制造過程中的材料,甚至還派出了專門的團隊輔助。

趙奕制定的實驗時間是兩天,但只是首都這邊的實驗,還要等307鋼廠送來材料。

會議結束就是等待了。

307鋼廠的效率很高,或許也是重視趙奕團隊的研發,只過了兩天就送來了實驗用的中間材料,負責運送的還是何桂林的研發組。

何桂林自己來了,還帶著兩個技術員。

他們先是把有一部分材料送到金屬材料實驗室,按照安排就直接去了金屬復合材料實驗室的工廠。

金屬材料實驗室的操作間裏,堆了一大堆的材料、物品,還有一些附帶承裝的設備。

趙奕過去看了下東西,隨後很淡然的宣布,“開始吧。”

實驗正式開始。

首先就是金屬材料實驗室這邊進行的開端,把材料進行簡單的加工,以及過水高溫處理,再包括添加幾種元素,到此也就結束了,他們這邊用不到金屬錸,然後實驗相關的材料就被直接送到了金屬復合材料實驗室附屬的鋼廠。

鋼廠。

好多人都忙碌起來。

王志芳指揮著工人對設備做調整,張洪濤則和何桂林站在一起,說著這次實驗相關的問題,他解釋了幾個改動的地方,何桂林聽著有些疑惑,“誰設計的方案?”

“沈丙河教授。”張洪濤用力撇下了嘴,補充道,“不過是趙院士敲定的。”

“哦~~”

何桂林才剛想談下對設計的看法,馬上就停住變成了,“趙院士說行,就值得試試。”

“……”

張洪濤還指望何桂林跟著‘批評’幾句,結果得到了這麽一句回答也很郁悶。

雖然非常相信趙奕的判斷,但他還是對沈丙河的設計不感冒,一大堆論證的小問題放在一起,怎麽可能讓成品的性能的提升呢?

這次實驗就是個浪費啊!

“試錯……”

“沒關系!”

張洪濤這麽安慰著自己,但還是感覺有些郁悶,主要沈丙河的設計問題太多,而趙奕的研發方法,和他們的經驗、想法不一樣,超出了正常的理解範疇。

……

很快。

材料送到了。

沈丙河也知道自己的設計不被認可,就連李榮茂都用沉默表達了意見,但已經被趙奕拍板了,他也多了那麽一點信心,“趙院士都說行,對研發有幫助,而且說第一個進行,就算出不了成果也沒關系。”

雖然是這麽想的,但任何設計被驗證,都會希望有成果。

沈丙河還是希望制造出來的成品,性能上會有所提升,他到了工廠忙前忙後著,希望制造過程不要出現任何差錯。

其他人相對就比較空閑了。

大部分工作都是廠裏的工人做的,何桂林帶的組也只是負責監督,王志芳就是最開始指揮一下,後來也就站在旁邊看著了。

張洪濤和李榮茂就站在一邊,有時候幹脆呆在了辦公室,仿佛就等著出結果了。

趙奕倒是非常認真,他全程旁觀制造過程,只要處在制造過程中,每個步驟他都會認真的看,有時候還是近距離的看,旁邊的人都怕高溫設備傷到他。

兩天後。

成品差不多出來,就只差最後一步——冷軋處理,也就是合金處在液體狀態,就快速讓其冷卻並軋出形狀。

這時候趙奕忽然開口了,他皺著眉頭看著合金溶液,還再走進了一步,指揮道,“分成兩份,一份冷軋處理,一份緩冷。”緩冷的意思就是緩慢冷卻,比自然冷卻還要慢,是在不斷加熱過程中冷卻的,只是加熱的溫度越來越低。

旁邊研發組幾個人都在。

李榮茂問道,“緩冷?有什麽用嗎?”

“理論上……”王志芳開口正要解釋。

趙奕直接打斷說著,“試試而已,也許就有效果呢?”他可不想聽什麽‘理論’。

王志芳被憋了一下,只能郁悶的點頭,“也對。”實際上,他本來是想說‘緩冷對K03A無效’,但趙奕都說‘只是試試’,反正只是多一步,工廠也是有條件做的,也就不用說什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