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我對你們都非常有信心(第2/3頁)

而且……指望趙奕?

趙奕可是連實驗設計階段都沒有參與,實驗過程中就不用說了,直接知道實驗過程和結果,又能有什麽意義呢?

李明有些想不明白。

雖然小組最初組建的時候,他覺得是要以趙奕為核心,但趙奕全程沒有參與,而他的年紀最大、經驗最豐富,理應成為小組的中心,其中的關鍵問題在於,張薇應該更信任他,而不是沒參與過的趙奕。

“難道是因為,張薇是在趙奕實驗室?”

“也對。”

“我的實驗室的人,也肯定會尊重我,哪怕有的實驗和研究,我根本沒有參與進去……”

李明把張薇的態度理解成了一種‘尊重’。

趙奕認真聽著張薇的講解,時不時的跟著點頭,他聽的非常的認真,還把電腦和筆記都認真看了一遍。

李明和張薇一起設計了四種最初的實驗,希望能找到最有可能對藥物開發有幫助的研究路線。

趙奕挨個的看過了。

他皺起的眉似乎表示在認真思考,後來幹脆就站了起來,穿上白大光到內部實驗室裏,去觀察四個實驗的進展情況。

“他去幹什麽了?”李明有些不明白。

張薇理所當然的道,“去看實驗啊?看看實驗也許就能有什麽發現?”放在其他人身上不可能,放在趙奕的身上似乎就說得通了,她對趙奕有一種難以理解的信任。

李明隔著玻璃窗看著,也沒有再說什麽。

很快。

趙奕從裏面的實驗室走出來,他脫下白大褂放在了椅子靠背上,隨後拿起了筆在前面三種方案上畫上‘X’,擡起頭說道,“接下來我們按照這個方法”,他指著筆記上的最後一條,就是對產生杆菌抗體的細菌進行研究。

“研究大腸杆菌和變形杆菌?”

李明有些不理解地說道,“這一條是張薇添加上去的,我覺得沒什麽太大的意義,你們不是已經做過,人體免疫對杆菌產生2CV—炳氫分子的研究了嗎?”

趙奕說道,“是大腸杆菌,只做大腸杆菌的研究。你們的設計是觀察杆菌抗體發揮作用的過程,我的想法是,繼續深入的做這個研究,最好能找出大腸杆菌對杆菌抗體反應方面的問題。”

“被標記?”李明的口氣滿是疑問。

“被標記以後呢?”

趙奕反問。

大部分人體免疫產生的抗體,對病原的反應都是‘標記’或‘清除’,主要還是以標記為主,抗體就像是個瞄準器,幫助人體免疫把病原做標記,隨後免疫系統的吞噬細胞,或其他了類似功能的細胞,就會過來清除病原。

但是脫離人體免疫環境呢?

杆菌抗體只能標記大腸杆菌,不能直接達到清除的後果,被標記的大腸杆菌會怎麽樣?

這個問題才說出來,就讓李明皺住眉頭,他仔細的想了好半天,似乎是琢磨過來了,開口問道,“趙奕,你的意思是,我們來研究大腸杆菌的異化反應?”

“異化反應……”

趙奕思考著說道,“也可以這麽理解吧。”

異化反應,可以理解為分解代謝,指的是機體將來自環境的或細胞自己儲存的有機營養物的分子(如糖類、脂類、蛋白質等),通過一步步反應降解成較小的、簡單的終產物(如二氧化碳、乳酸、乙醇等)的過程。

李明說大腸杆菌的異化反應,值得就是大腸杆菌被人體免疫系統清除,以及被‘消化’的整個過程。

他說對了一部分。

之所以只是說‘一部分’,因為趙奕本人也不知道,究竟是要往什麽方向上去做研究,他很擅長把握研究方向,但不是整體的大方向,而是從實驗中得出結論,來知道哪個實驗對研究有幫助。

李明和張薇設計的四個常規研究方案,只有大腸杆菌的研究方案,對2CV—炳氫分子藥物研發有幫助,所以研究大腸杆菌和杆菌抗體的反應,才最有可能研究出有幫助的發現或成果。

李明沒有繼續說什麽,但他是很不理解的。

研究大腸杆菌?

這能有什麽意義呢?

如果是對大腸杆菌的異化反應,或者希望能有新的發現,比如大腸杆菌能和某種蛋白、化學物質發生反應的研究,能想到有聯系的就是人工合成蛋白質。

大腸杆菌是個很不平凡的細菌,人類已經成功利用生物技術手段,對大腸杆菌進行了改造,來讓其生產胰島素、幹擾素等貴重藥物。

這就是人工合成蛋白質的方法。

但是研究所開會的時候,就直接否定了人工合成2CV—炳氫分子的方向,再朝著這個方向做研究,能有什麽意義呢?

……

李明最終還是什麽都沒說,因為他發現自己沒有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