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微觀世界:粒子邊界理論》

“趙奕,怎麽也來教室了?這明明是數學系的課堂……”

“他為什麽會在!”

“是聽了一整堂課?對了,剛才好像是有個學生從後門進來了,難道就是他……”

高義華心態崩了。

過去的幾年時間,他都帶的是生命科學學院的物理課,沒想到會碰到個‘超級學生’趙奕,是頂級的數學人才不說,還到歐洲核子組織大展拳腳,去測試實驗現場就幹脆解決了發現新粒子的問題。

僅僅憑借這一項成果,他就被公認為世界頂級的物理學家,哪怕內行人都知道,他使用的更多是計算機方法。

有什麽關系呢?成果才是最關鍵的。

哪怕使用完全不沾邊兒的生物學知識,只要能解決重要的物理問題,物理學水平肯定會被認可。

所以高義華就感覺沒辦法上課了。

課堂上有個國際知名的物理學家,他都不知道該怎麽講課,勉強熬過了後面的課程,高義華實在是郁悶頭頂,他幹脆申請擔任理學院的老師,離生命科學學院遠遠的,最好是完全沒有任何關聯才好。

這個學期,高義華感覺太輕松了。

每當身處課堂上時,他總是能想起上學期的經歷,再掃視一眼教室頓時心情舒暢。

現在……

好像又回來了?

“那個家夥!”

“又來了!”

高義華都不知道該做出什麽反應,他一時間愣在了講台上,發現學生們奇怪的眼神,他才回過神來,知道不能因為趙奕的到來,就影響到正常上課。

這倒不是他有多敬業,而是趙奕靜靜的坐在後排,並沒有影響到其他人。

他作為老師肯定不能因為自己的心態,就影響到課程進行。

所以,繼續!

高義華用力的咬咬牙,幹脆當趙奕不存在,或者什麽都沒有看到,“他不在!他不在!他不在!他不在……”

那當然沒有用。

高義華的心態還是受到了影響,他臉上沒有了輕松自在,也沒有了放飛的灑脫,而是變得認真了許多,繼續剛才的內容,他下意識的講的更精細、更深入一些。

“其他學生聽不聽得懂沒關系……一定不能被看扁了!”

高義華就是這麽想的,他仿佛是在經歷知識審查。

……

後台。

趙奕托著下巴認真聽著,跟著高義華的講解陷入了思考,他當然知道宇稱不守恒問題。

那是著名華人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鎮寧的研究。

宇稱不守恒指的是,在弱相互作用中,互為鏡像的物質的運動不對稱。

這項研究後來由吳健雄用鈷60驗證。

1956年以前,物理學界一直認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鏡面對稱的,不管是強作用力也好,弱作用力也好,都會符合鏡面對稱原則。

對於‘宇稱’的理解就是,一個粒子的鏡像,與其本身性質是完全相同的。

1956年,物理學界發現θ和τ兩種介子的自旋、質量、壽命、電荷等完全相同,多數人認為它們是同一種粒子,但θ介子衰變時產生兩個π介子,τ子衰變時產生3個,這又說明它們是不同種粒子。

矛盾,就出現了。

這一年,李政道和楊鎮寧在深入細致地研究了各種因素之後,大膽地斷言:τ和θ是完全相同的同一種粒子(後來被稱為K介子),但在弱相互作用的環境中,它們的運動規律卻不一定完全相同。

簡單來說,這兩個相同的粒子如果互相照鏡子的話,它們的衰變方式在鏡子裏和鏡子外居然是不一樣的。

用科學語言來說,“θ-τ”粒子在弱相互作用下是宇稱不守恒的。

在發現的最初,“θ-τ”粒子只是被作為一個特殊例外,人們還是不願意放棄整體微觀粒子世界的宇稱守恒,此後不久,同為華裔的實驗物理學家吳健雄,用一個巧妙的實驗驗證了“宇稱不守恒”。

從此,“宇稱不守恒”才真正被承認為一條具有普遍意義的基礎科學原理。

“宇稱不守恒”是一個非常重大的發現,顛覆了當時科學家們的普遍認知。

楊鎮寧以此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這只是開始。

隨著量子物理學的研究發展,物理學界在微觀的粒子世界發現了很多的不對稱。

“宇稱不守恒”,被普遍的認可推廣開來。

粒子世界物理規律的對稱性,慢慢的破碎開來,世界從本質上被證明了是不完美的、有缺陷的。

……

高義華的講解很細致,也非常的深入,他在講解的過程中,甚至都開始列式探討,粒子不對稱的一些經典類型。

這個內容肯定是超綱了,甚至說是嚴重超綱。

本科級別肯定不用去了解這些內容,其中使用的代換公式,包括一些粒子學內容,都是學生們不了解的,教室裏能聽懂的變得極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