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兩種方法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第2/4頁)

現在不同了。

之前的幾個項目已經證明了水平,艾立新、張薇以及劉成傑,根本不考慮‘為什麽要這樣做’,他們只需要按照做就行了。

趙奕說的就是真正的大方向,沒什麽可質疑的。

像是風濕性關節炎這種大項目,他們也根本不知道該怎麽去做,大概也不會有人知道確定的方向,所以按照做一點問題都沒有。

“明白了!”

“我懂了,接下來就這樣!”

“好的!”

……

趙奕交代了工作以後就離開了,他發現生物醫學研究所的工作確實比較簡單,就只需要根據工作進展,利用能力找找方向。

然後……就可以了。

接下來一個星期,兩個星期,他都不需要再為項目的事情煩惱,只需要等待實驗室裏的人,做如新的小工作成果。

“我還是選對了。”

“生物醫學研究確實輕松,最少要比物理、數學輕松的多啊!”

當研究數學的時候,他幾乎大部分時間都在思考,還不得不花費科研幣、學習幣,很長時間悶在屋子裏,專心的研究。

生物醫學的研究根本不需要花費科研幣,也不需要一心的去思考什麽。

這就輕松太多了。

大概也是和有人幫忙有關系,生物醫學研究所的人,包括那些研究員們,每天都是要做好多的實驗,根據這些實驗去得出結論。

趙奕不用做實驗就知道結果,“所以說,我的能力還是適合放在,能現實看到東西的研究上……”

“所以,接下來就能輕松的生活了。”

輕松,真的很重要。

趙奕可不想當個工具人,他希望能好好的享受生活,重活一次當個工具人,和原來三十多歲,天天上班、加班也沒什麽區別了。

唯一就是錢多一點?名氣大一點?

大概吧!

當趙奕準備安心的享受大學生活時,好多人也因為他而處在煩惱中。

比如,高義華。

比如,胡志斌。

比如,錢虹。

作為趙奕的物理、數學、計算機老師,壓力真的是很大的,錢虹相對還要好一些,趙奕很少去上計算機課程。

高義華和胡志斌的壓力就很大了。

趙奕的數學、物理,幾乎是一點不落下,每一節課都去,就連習題課偶爾也會光顧。

如果不是知道趙奕是真心想上課,他們都覺得趙奕和自己有仇,是故意來砸場子的。

高義華和胡志斌談了談,兩人私下裏互相揭短,但在針對趙奕的事情上是一致的。

“我建議讓趙奕畢業。”

“直接給他學歷、學位,不用修完科目,參加什麽考試了,特殊人才、特殊對待。”

“理學院肯定沒問題,直接給他頒發數學系或者物理系的畢業證書、學位證書!”

理學院內部迅速達成一致。

周立教授也覺得應該讓趙奕直接畢業,他覺得趙奕直接畢業了,就不用再浪費時間在上課上,有更多的時間去做研究。

但是他們的決定沒什麽意義。

錢智金聽到都感覺很好笑,“我早就想過給趙奕頒發畢業證,但是他根本不同意呀。他對信息學院根本沒有興趣。”

“估計你們理學院也一樣。”

“自作多情~~”

最後一句是心裏念叨的,但前面的話已經表達了意思。

幾個教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找到了關鍵因素——

生命科學學院!

趙奕報考的是生命科學學院的生物科學專業,他肯定在乎生物科學專業,想要讓他真正的畢業,就要找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吳艷平。

自從趙奕來燕華大學上學,和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吳艷平並沒有什麽接觸,但吳艷平可是經常為趙奕的事情發愁。

比如,微生物技術實驗室和生命醫學研究所,因為‘爭奪’趙奕產生的矛盾。

再比如,趙奕在其他領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相比來說,生物醫學研究所的工作成就,似乎根本算不上什麽。

年前有一段時間,網絡上都在討論趙奕的生物論文數量,但實際上,哪怕是最高的成就,以醫學猜想形式幫助發現新的因子,以及諾如病毒的變異研究發現,放在世界領域激起的浪花也不大,和他的其他研究影響力相比差了很多。

這也是吳艷平面對的壓力。

人都知道趙奕是個天才,在數學、計算機,乃至於物理,都有世界頂級的成果,結果一直用心學習的生物,成就還比不上其他領域?

吳艷平想想都很不甘心,她是真心希望趙奕能在生物領域,有更加重大的研究成果,恨不得趙奕能直接拿到了生物領域的國際重大獎項。

結果……

想想似乎是很遙遠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