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合著我就不配有名字唄?(第2/3頁)

這當然會惡了燕華大學,可趙奕這級別的人才來說,水木大學已經不在乎了。

首都大學也一樣。

首都大學擁有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他們也希望把趙奕挖過來,到國際數學中心擔任教師或者研究工作。

……

趙奕還不知道自己即將面對國內兩所頂尖大學的第二次挖角,讓他感到輕松的是,近幾天,來智能與自動化實驗室看數據的數學家變少了。

這大概也是因為看數據一次就夠了,而結論往往比內容重要。

看過兩組素數解數據的人,發現素數解數據的總結和論文上一模一樣,在記錄了一些數據以後,也就沒有必要繼續看了。

那些沒有看到數據的人,問了幾個看過數據的人,對於去看數據也失去了興趣,畢竟數據的結論已經公開,想要找到孿生素數猜想的線索,還不如悶頭去分析論文,研究三維震顫波形圖。

這天。

趙奕來學校正常上課,當他走進高數課的教室時,胡志斌臉上都露出哭出來的神色。

這位能在數學新進展上一口氣發表兩篇論文的大佬,竟然還來到他的高數課堂,聽講高數的基礎知識。

講理嗎?

胡志斌講課的過程中甚至出現了幾次失誤,他真想換趙奕上台來做講解,可是知道根本邀請不動。

其實最主要的是,一個學期的高數課有很多,趙奕可以去講一次兩次,但不可能每一次都上去。

所以就幹脆一次也不上去。

課後。

幾個記者把趙奕攔在了路上,趙奕對範雷露出了無奈的笑容,但範雷反應就只有羨慕、嫉妒。

範雷只是個普通學生啊!

能和趙亦成為室友,甚至成為上課的死黨,範雷心裏其實也很有壓力,因為和趙奕在一起的時候,他總是成為被忽略的那一個。

相反。

範雷都已經習慣了C位,現在卻不得不適應A、B、D、E……但他還是站在了一旁,等待著采訪結束。

前來的不是專業學術記者,而是來自首都的電視台,提出的問題自然很外行,“三維震顫波形圖是數學核心研究,能談談是什麽東西嗎?這個函數的意義是什麽?”

趙奕只能進行簡單的科普,可就算是簡單的科普,也讓記者聽的有些迷惑。

接下來的問題和學術研究完全沒關系了,“能說說你對於數學的看法嗎?比如,說說你和數學的不解之緣……”

這有點兒人物訪談的意思。

像是很多教科書上的例子,達芬奇畫雞蛋、愛迪生賣報紙攢錢做實驗,就算是被擠下神壇的英國數學家懷爾斯,也被報道說他十歲就喜歡上了費馬猜想。

總之。

那些非常優秀的人物,小時候總會有和個人領域相關的不解之緣。

但是趙奕對這個問題很迷茫,和數學的不解之緣?

這怎麽回答?

他猶豫了一下,思考著開口道,“我不是很喜歡數學。”

這個答案顯然出乎記者的預料,“為什麽?”

“因為……”

趙奕肯定的點頭,“數學實在是太復雜、太麻煩了。”

“……”

“……”

一個一年之內就在四大數學頂級期刊上發表四篇論文的19歲天才數學家,竟然會認為數學太麻煩,太復雜?

這說的什麽啊!

顯然!

記者太理解。

大概是今天的心情不好,或者做研究時間太長了?太累了?

對啊!

如果是做非常復雜的研究,確實可以說太麻煩了。

記者想著趙奕是國內著名的天才數學家,采訪最好不要報道負面的東西,就趕緊轉向了其他。

他看到了旁邊的範雷,眼前一亮馬上過去問道,“同學,你和趙奕很熟悉吧?”

“對,我們是一個宿舍的好哥們,還有,我叫範雷。”範雷露出個自認為很有風度的笑容。

記者點頭道,“同學,你能說說你眼中的趙奕嗎?”

“趙奕非常優秀啊,研究方面兒,我沒法說,我也不懂。但是他籃球打得好,足球踢得也不差,我們經常一起踢球。對了,他遊戲打的也不差,DOTA高手,還有,我叫範雷……”

“哦。”

記者聽著連連點頭,他發現采訪趙奕身邊的人是正確的,繼續問道,“同學,你覺得趙奕能在數學上取得現在的成就?是什麽原因呢?”

“什麽原因?我哪兒知道!”

範雷的語氣有點兒不好了,他喊了一聲趙奕說道,“采訪結束了吧。趕緊去吃飯吧,一會兒食堂都是剩飯了。”

“好。”

兩人說著就直接走開了。

記者被晾在了原地有些不明所以,要是趙奕對采訪不耐煩還可以理解。

這位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