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硬漢(第2/5頁)

小民還不知道第二個階段的實驗開始後,多久能結束,而這期間,他是回不了家的。

半夏雖然是法典曬黑的,但這也暴露了林珺撫養半夏時的一個缺點,那就是,明明半夏是她唯一的女兒,可她對半夏,太過粗養,放養了。

從食物的安全性,到她出門時有可能遇到的危險,碰傷,磕傷,留疤,小民哪怕在部隊時,也總是在擔心,可林珺於此,似乎特別淡然。

雖然她一直說粗養,是為了讓半夏長大後能夠更好的獨立生存,可小民於此是持反對意見的。

正所謂長兄如父,他自己意識不到,但他於半夏,是一種老父親式的感情,看不得半夏曬太陽,想想她萬一嗑了,碰了,留疤了,更加無法接受。

而且他是反對林珺把半夏培養成醫生的,因為醫生太辛苦了,他希望妹妹能學一些副課,比如鋼琴,舞蹈和繪畫,有助於,讓她從藝術愛好中尋找到樂趣。

而且慈心廠雖然賺得不錯,但林珺也太辛苦,正好現在小憲工資不錯,顧謹今年也提了工資,小民目前在部隊,一月能拿1500,所以他們家的男人們加起來,是能養家的。

這小子大清早的,就想跟老娘談談,讓她給慈心搞個改制,把管理和經營整體交出去,一月在廠裏拿點分紅,再,他和小憲每個月給她一部分錢,讓她專職在家,給半夏多報幾門輔導課程,從上小學開始,專心陪著半夏。

當然,林珺是個事業女性,這話不好直說,小民轉著彎兒,先說:“媽,孝順父母是咱們華夏民族的傳統美德,我現在工資還不錯的,準備一個月給你上繳一部分,讓你用來養家,做開支。”

按理,全世界的父母,聽說孩子準備給自己一部分錢,都會很開心,也會樂於接受。

可林珺偏偏就不,她說:“你想給媽媽錢,媽特別開心,但是媽媽自己有錢,就不用你的錢了,你自己留著花吧。”

出師不利,小民有點頭疼,想了想,他又說:“媽,父母最疼愛的孩子,長大以後肯定會比別的孩子更加對父母好。被疼愛的孩子,會加倍的孝順父母,對嗎?”

他其實是想說,他們三個是男孩,養糙點沒關系,但半夏是女孩,林珺養精細點,更疼愛她一點,等她長大,就會比他們三個更愛林珺,這叫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作為母親,林珺難道不想要女兒更多的愛?

小民覺得從這個角度勸,林珺一定會聽。

可他再聰明,嘴巴再能言善辯,畢竟只是個初出茅廬的年青人,而林珺,四十好幾了,於世道看得也更透徹。

而小民的這個觀點,恰恰是跟現實相反的。

林珺笑著跟兒子說:“小民,咱們的老祖宗有句古話,叫棍棒底下出孝子。前些年媽媽出診,走過很多人家,就媽媽所見,被父母偏心,寵愛的孩子,大多都不孝順,反而,最孝順父母的,大多是被父母最嫌棄的那個孩子。”

小民畢竟一直長在西方,於國內的人情世故鉆研的沒那麽深,立刻說:“不可能,父母給予那個孩子的陪伴更多,那個孩子就更愛父母才對,因為愛是相互的。”

林珺笑著搖了搖頭,說:“你還小,見識得太少,等你長大你就知道了。”

看時間差不多,該去上班了,小民也顧不得繞彎子了,幹脆說:“媽,我和小憲都參加工作了,以後可以給你一部分錢,在慈心廠,哪怕您不參與經營,憑股權也可以分紅的,您別再上班了,專心在家照顧半夏吧,我知道您想培養她做個醫生,但做醫生太辛苦了,我反對,我希望她能多學點藝術類的副課,將來也不需要她去從事某一行,特定的職業,而是,能夠盡情的享受生活,領略生活的美好。”

丈夫都沒有因為林珺的工作而碎嘴過,倒是兒子,居然想讓她放棄工作,當家庭婦女了?

雖然林珺知道,兒子除了對半夏太護犢子,也是看她上班太辛苦才會這樣說,但她還是很生氣。

此時半夏還在甜甜的夢鄉裏,林珺就準備好好跟兒子掰扯掰扯自己於半夏未來的規劃。

不過她正準備說話呢,手機響了,她於是出來接電話。

電話居然是反間處打來的,反間處的同志說:“林珺女士您好,昨晚我們竊聽了小林阿西,並聽到他講起一件跟您有關的事情,想跟您聊聊。”

“什麽消息。”林珺問。

反間處的同志說:“小林阿西吩咐保鏢,讓他們買一些慈心廠的人參再造丸,並囑咐保鏢,讓多買幾支水銀溫度計,我們不太理解他的意圖,所以想請問您一下,您作為醫生,知不知道他為什麽要買這些東西。”

小林阿西專門買慈心牌的人參再造丸,還買了水銀溫度計?

這是為什麽,他是想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