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禁閉(第4/6頁)

而逗天真的,五歲的小妹妹玩,成了這個大男孩現階段覺得最好玩的事,眼看五點,包一背就下班了,到了幼兒園門口,看半夏皺鼻子,才算笑了起來。

他賊喜歡半夏看到自己,又氣又幹不掉他的樣子。

而今天,半夏有不情願的理由,她手裏捧著份報紙,理直氣壯的說:“為什麽是你,趕緊走開,我要媽媽來接我,我有驚喜要給媽媽。”

妹妹是種非常奇怪的生物,你那麽愛她,想呵護著她,可她總在嫌棄你。

而且每天都有新嫌棄的理由:“你今天沒刮胡子,好臭,不準抱我。”

更奇怪的一點是,小民甘之如飴,被半夏兇了,嫌棄了,他只會找自己的原因,從來不會生妹妹的氣,所以他不抱了,他牽著她的手。

“什麽驚喜,為什麽不能給我?”小民伸手索要報紙。

半夏說:“因為你不信任媽媽呀,媽媽明明很厲害,你從來不覺得。”

還真是,雖然林珺的醫術出神入化,可小民固有的認知,中醫只能治慢病,拖一拖也能好的病,治不了急病,二十歲的,叛逆期的男孩,依舊對中醫,對母親的職業是持著質疑的。

但今天,報紙上的一篇報道,不但能治他的頹廢,還很有可能,讓他對整個中醫行業都改觀。

昨天林珺在海花大酒店大罵Leo,並斷言他七天之內必定會中風的事,《商報》社的記者還真給報道了,就在史瑞克先生的專題報道下,把明天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講了一遍。

一目十行的掃完報道,小民目瞪口呆。

西醫診病,要通過各種化驗和檢查,對比數據。

但中醫講究望聞聽切,小民知道他媽很厲害,可在這種節骨眼兒上,她這樣做,等於是把中醫推向了一個輿論高地,要Leo先生不發病呢,再或者,他去檢查,發現真的有病,於是悄悄吃藥,讓自己好起來了呢?

這下他不頹了,抱起妹妹就往慈心跑。

林珺也剛下班,同行出來,還有Leo夫人,由國資委的人陪著,趁車走了。

小民目送客人的車走遠了,才說:“媽媽,雖然我知道中醫很厲害,可你是不是太冒險了點,怎麽能隨隨便便就在報紙上登這種東西,要是Leo先生不發病呢,或者他卑鄙一點,發現自己有問題之後,趕緊去就醫呢。”

關於這個,林珺有把握的。

今天,Leo夫人專門來慈心,是讓林珺給她紮針的。

她於是又詳細詢問了一下Leo先生的情況。

他有高血壓,一直在服用控制類藥物,所以林珺判斷,他是非心源性中風,因為血壓控制得當,他認為自己很健康,但其實,目前他已經快到腦卒中的臨界點了,這時西藥已經不管用了,要輔以針灸,丹參,川芎和紅花等進行治療,才能會好轉,否則他必發病無疑。

而Leo夫人呢,作為一名藥研員,本來就很認可復方半夏膠囊的,對於丈夫的偏執也很生氣,她也承諾了,會時時幫忙,照看著丈夫的身體狀況,有什麽不對就會給林珺打電話。

Leo先生想服用西藥緩解,可以啊,但Loe夫人會出來作證的。

而他這樣做,就意味著他承認中醫的診病能力了。

要不服藥,七天算多的,保守點說,五天,他必定發病。

聽完這些,小民終於問了一個自認為聰明的問題:“媽媽,中醫不是糊塗醫嗎,它真有那麽神奇?能未蔔先知?”

“它不是糊塗醫,也不是未蔔先知,而是觀病於微時。”林珺說:“小病不養,則成大患,成大患,才需要西醫來醫治。”

半夏對媽媽還處在無腦崇拜的階段,附合說:“媽媽超厲害的,大哥,你一定要聽媽媽的話呀。”

從青春期開始,孩子們會叛逆,會質疑父母,而有句老話叫三十而立,在而立之年,人們沖動過了,犯過錯了,又會重新信任父母。

小民與父親已經重建了信任,甚至還有些隱隱的崇拜,而現在,他開始重新認識自己的母親了。

“對了,阿姨今天不在,半夏,咱們吃糊塗飯吧。”林珺說。

半夏趁機提要求:“我要吃油炸小螃蟹,要重金屬超標的,有害物質越多越好。”

林珺忍俊不禁,指兒子額頭:“你看看你,把我閨女嚇唬成啥樣了。”

牽著半夏的手,她出了廠門,去買小吃了,小民依舊站在原地。

中醫是林珺謀生,撫養孩子的手段,用西方思維,她就是救世主,可她沒有西醫的傲慢,也從沒有因此而自傲,居高身價過,反而,把它看成一件稀松平常的事。

高崗算東海市道上第一的大哥了,可見了林珺,總是恭恭敬敬的。

小民還看過幾篇新聞報道的照片,裏面那些市裏的大領導對著他媽時,也是畢恭畢敬的,但於她來說,成就似乎比金錢更重要,而且她甘之如飴,享受那種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