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抗癌新藥(第3/6頁)

所以政府要賣廠,張處也只是執行人罷了。

今天,正也是死反也是死,總之,除非他昧著良心喊武警來鎮壓職工,力保簽約,然後拿錢走人,否則他就沒活路了。

這也是馬宣揚得意的地方,張處想保烏紗,就必須簽約。

可這時林珺說:“如果您把慈心給我,雖然不能今天就見錢,但我可以保證,一周之內給您三百萬,剩下的一千三百萬,一年之內,我會如數交到政府手中,所以不要引進外資,也不要跟外人簽約了,我來主管慈心吧,怎麽樣?”

她是從國外回來的,該不會她有現金,能一舉拿廠吧。

馬宣揚本就笑的如喪考妣,此時笑已經變成哭了。

他不期林珺居然有此一後招。

張處也是眼前一亮:“你有錢,是現金?”

“我沒有錢,但是慈心有專利,馬宣揚拿到慈心,也會分三次付款吧,他會賣掉專利解決一部分的籌款問題,我也可以。”林珺坦然說。

張處刷的回眸,看馬宣揚:“你會賣專利?”

馬宣揚攤手說:“林珺買走廠子,不也一樣要賣專利?”

慈心的專利,價值要幾百萬的,但它是慈心廠賴以生存的先決條件。

要專利賣了,慈心產什麽藥,職工們還有飯吃嗎?

改制是為了什麽,是為了讓廠子的效益變好,讓職工們能拿高工資。

可大多數人拿走廠子後,都是變賣家底,下崗職工,搞的怨聲載道。

張處不但否決了林珺,也否決了馬宣揚。

他說:“不可以,慈心是大家的,不是你們的,你們把專利賣了,職工就得下崗,馬宣揚,林珺,你們這是竭澤而漁,不行。”

但林珺就等他這句呢,她從包裏掏出一沓紙來,說:“我有一味藥,是十年前著手研發的,而在五年前,完成了110例臨床患者的治療報告,目前,該藥品已具備申請批文批號的資格,只要我掌管慈心,就可以拿它作為主打藥品,保證慈心的銷售。”

從乳腺散淤到附件消炎,林珺這些年著手研發的都是婦科類藥品,這些藥適用於慢性症狀,能治病,但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是憑借慈心的口碑,才能一直銷路暢通的,而近幾年西藥發展勢頭迅猛。

不管治標還是治本,人家效果立竿見影,廣告鋪天蓋地,就占領市場了。

只一味藥,做主打產品救一個廠,怕是不行吧。

一幫領導還是覺得不行,不過還不及他們否定,林珺又說:“它可以誘導癌細胞凋亡,調節人體免疫力,且在對抗腫瘤轉移方面,具有非常好的臨床效果。”

領導中有人一聲驚呼:“你研發的新藥能抗癌?”

林珺說:“據臨床報告,它對食道癌、胃癌,肺癌,乳腺癌等都有治療作用,而且我在國外的臨床研究中還發現,它還可以緩解化療,以及放療給患者帶來的不適症狀。”

治癌,抗癌,國藥在起步方面比西醫晚。

而目前,癌症在全世界的常規治療法是手術切除和放化療。

癌症無法攻克,但能輔助用於化療和放療類的藥物,就很了不得了。

它在國藥的歷史上,意義是空前的。

張處長一把抓過報告書,刷刷刷的翻閱了起來。

另有個領導說:“這藥一旦通過臨床,我親自幫你去跑批文和批號。”

還有個領導哎的一聲,說:“抗癌類的中成藥,在國內這還是首款吧,等□□來了,咱們正好可以給他們匯報一下新藥的成果。”

馬宣揚覺得不對,□□都來了,約肯定是要簽的。

張處長不想著解決他的問題,怎麽一直在翻林珺的東西,還不停點頭?

雖然他傻,可他隱隱的,也覺得不太妙。

張處把一沓文件合到了一起,在桌子上啪啪啪的敲著,忽而回頭,對林珺說:“一會兒還要來記者,你這個抗腫瘤的新藥,可以提前宣傳一下。”

一種新藥要問世,光做一百多例臨床跟蹤是不夠的,它還要經由國家藥監局的審批,要給批文,批號,要專利,才能上線。

國藥走的是傳統策略,要上一味新藥,非常難。

可西藥不一樣,人家是成熟的藥品,而且一來就帶著廣告宣傳。

所以國人慢慢中成藥吃得少了,西藥反而吃得多了。

“您是領導,您來決策。”林珺說。

讓國藥也打廣告,走出去嘛。

馬宣揚還想插嘴,可他插不上,而張處長看著表,咬牙下了決心:“金荃,緊急去幫林珺搞份合同來。”擡頭又說:“至少三百萬,一周之內必須到賬。”

林珺從包裏拿出所有的合同,說:“合同,我已經打印好了。”

張處站了起來:“林珺,你可真……”救了他的老命。

林珺其實並不想賣自己研發的那些專利,因為諸如乳腺散淤,附件消炎類的藥,她還可以再進行加工,改良,讓它們的藥效更好,可曾經為了妍妍賣過一次,現在為了慈心,她還得再賣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