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記錄人(第3/3頁)

“殿下,佩洲的金收不上來……”

“殿下,奎城的路壞了,說是送不過來……”

“殿下……”

畫面定格在皇子熠翻飛的衣袂上,隨即屏幕上像著了大火,畫外音依然沒有停止。

“坤定六年。穎州一城起瘟疫,水災泛濫。皇子熠令工匠退出鑄造池,以身祭鼎。”

“次日,鼎成。”

火焰逐漸褪去,畫面中還是那熟悉的寢宮,帝王跪坐在長案後,內室跪在地上:“陛下,找不到,真的哪裏都找不到。殿下他最後去過的地方,是鑄造池。”

帝王手裏的筆久久沒有落下。

“帝甚哀慟,罷朝六日,親筆撰寫銘文,賜名鎮山河。”

兩道聲音同時低下來,與其說是毫無起伏,不如說是壓著一種沉甸甸的疲憊,叫人一聽,就生出了無生趣的厭煩來。

“同年五月,鼎成。選良辰吉日,出帝京,赴穎江。”

畫面再次亮起來的時候,觀眾能看到的是怒濤的江面。

高台鑄在江面上,台下江水洶湧,匯聚成巨浪重重拍在岸邊,台上放著一只巨物,被層層布匹包裹。

壯碩的漢子掀開綢緞織成的布匹,露出了其下的鎮山河。

風浪撲面,壯漢尚且不能站穩,它屹立在此,巋然不動。

金鼎現世,江水中怒濤都為之停滯,風不能掀起巨浪,江河的氣勢仿佛在這一刻輸給了鎮山河。

身著冕服的帝王一手輕輕撫摸大鼎。

在她看不到的地方,一個半透明的身影忽然出現在她身邊,皇子熠眉眼全是笑意,低頭用眉心碰了碰帝王的手指。

從此,再也不會有人這樣輕輕教訓他了。

有人撤走了布匹。

力士上前推動鎮山河,這座風雨不動的巨鼎卻能被十數個壯漢推動。

因為這鼎中的魂魄,也等待著鎮守山河的這一天。

隨著巨鼎向下,皇子熠閉上眼睛。

畫面突然到此一黑,只有巨鼎入水時,沉悶的巨響轟隆響起。

那落水聲透過耳膜,砸在所有觀眾心中,讓他們眼眶通紅。

畫外音道:“坤定七年,江波平穩,兩岸百姓安居樂業、水運通暢,至此山河穩固。特此記為文字,如不能史書列傳,則有口口相傳,立祠祭祀,永世不忘。”

視頻還沒放完,可是觀眾們的眼淚已經要止不住了。

屏幕裏穿來很輕的聲音。

隨即是竹片碰撞的生意,畫面亮起來。

這一次,不再是那宮殿,也不再是那書案,是在玻璃窗邊,在車來車往的現代。

那只敲過皇子熠額頭的盤龍白玉套青金石筆擱在筆架上,尤星越一身長衫褙子,他將竹簡卷起,連同白玉筆一起放在博古架上。

畫面最終定格在白玉筆和竹簡上,噠噠噠地鍵盤敲擊聲響起來,兩個畫外音再次出現,但這一次,兩個聲音都有淺淺的笑意,咬字輕快:

“瓷國建國145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多雲轉晴。”

“距坤定六年兩千一百一十年,鎮山河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