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第4/6頁)

替換完成後,嚴瓊打開工作室內所有的監控設備已經屏蔽設備,對著準備就緒的教授們伸出手比了一個開始的手勢。

藍瑜四人蹲在一個絕佳的位置,看著被放在高台上的箱子被教授們用專業的手法一點一點的把箱子表面的東西清理收集,最後才用溫和的手法打開銅鎖,然後緩緩地打開第一個箱子。

箱子打開的瞬間沒有什麽閃瞎人的特效,也沒有一眼就能看到的各種博物館裏擺放的精美而又貴重的瓷器,造型古樸的青銅器,或者散落的畫軸,也沒有金光閃閃的佛像之類的寶物。

當時打包文物有四層,紙、棉花、稻草、木箱,有的還要套上一個大鐵箱。

第一個打開的箱子裏第一層是稻草,已經在時間的沖刷下變了顏色,甚至教授們的鑷子一碰就碎,這之後教授們的動作更加小心翼翼。

教授們手上的動作很穩,他們這時候一點都不著急了,耐心十足,一點一點的把稻草,棉花還有紙清理出來,然後把露出真容的形狀大小各不相同的各類瓷器一一從木箱子裏小心翼翼的挪出來,放在一處幹凈寬敞的台子上,由三兩個教授圍著開始記錄瓷器的大小顏色形狀以及各種特征。

第一個箱子成功打開,裏面的文物完好無損,教授們都松了一口氣,休息了一下商量了一下開始分組,一組負責清理箱子,另一組負責登記造冊。

因為來的人多,分成兩組人也多,就同時開箱,

最多的是瓷器,然後是各類珍貴的字畫,之後是陶鐵金銀玉器以及青銅器,還有一些罕見的骨器和石器。

瓷器和字畫類的文物,闕淦樺和顧凱好歹能夠看出點什麽,捂著嘴在防護服裏面用手勢交流,大拇指比劃來比劃去。

金銀器和青銅器的時候兩人已經看不出什麽了,只能互相做鬼臉,表達自己的震驚。

胡巍倒是看得津津有味,和嚴瓊小聲的對一個在闕淦樺和顧凱兩人眼中灰撲撲的陶器討論著什麽。

在場唯一淡定的就是藍瑜了,目不轉睛的看著教授們清理箱子,然後造冊,造冊的時候不免對於一些小細節進行爭論。

尤其是一個玉器,教授們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藍瑜聽了一耳朵,這塊玉器,被猜測是和氏璧,相傳被制作成傳國玉璽,之後又傳在後唐失傳。

和氏璧原本究竟和模樣,如今基本上已經無從得知。

再加上因為我國相關資料丟失嚴重,對於玉器的形狀描述以及相關的記載已經丟失,島國聲稱和氏璧在他們手上的時候。

國內外收藏界,還有各個文物圈子更是鬧翻了。

不管相不相信,不管是不是真的,他們都想去看看,奈何島國抓著這個點,一次次的拒絕華國教授以及相關人員的參觀,後來多方交涉之下才放到博物館展覽。

就算這樣,也限制了參觀次數。

相信島國的玉器就是和氏璧的人,想要把它帶回家;不相信的就想要找到真正的和氏璧,打島國的臉。

不管是不是真的和氏璧,這塊玉器的確是中國的文物。

明明是我們的東西,卻只能在別國的博物館參觀,甚至想要借回國內展覽都被拒絕。

兩位教授都是去參觀過島國博物館的那塊玉器的,所以對於這塊從鐵箱子裏起出來的玉器,兩人查看了一番後呼吸都重了。

這……這莫不就是和氏璧雕琢的傳國玉璽!

兩個教授爭辯的點是,一個認為這就是和氏璧雕琢成的傳國玉璽,一個認為這個可能是傳國玉璽,但可能不是和氏璧。

畢竟和氏璧是相傳被雕琢成了傳國玉璽,除非找到證據,否則相傳就只是相傳。

藍瑜看著兩個教授爭論一番後互相嘆氣,然後繼續對下一個文物進行登記造冊。

中午簡單大家簡單的吃了一點闕淦樺三人背上來的速食餐,吃完教授們精神奕奕的繼續工作,圍觀的四個年輕人看累了,但是卻又佩服教授們的精神和體力,強撐著想要看完整個開箱過程。

晚飯也是湊活著吃的,嚴瓊也會看情況強制教授們休息一下,一個個都上了年紀了,還以為自己是十八歲小夥子,不休息一下,等下一個個手都擡不起來。

等到一半的箱子開完,零點都過了,嚴瓊嚴肅的拒絕了教授們通宵加班的請求,和警衛員一起把人送回去睡覺,不睡足八個小時不允許進入工作室。

國寶級教授們敢怒不敢言,只能依依不舍的在嚴瓊這個王母娘娘的威壓下和工作室內的所有文物告別。

“明天見了我的寶貝們~”

嚴瓊:“你們還挺博愛,還寶貝們!”

第二天掐著點休息了八個小時的教授們吃完早飯在嚴瓊無奈的神情之中冷哼一聲鉆進工作室,繼續奮鬥。

闕淦樺四人也一個沒落的過來幫忙了,隨後今天開出來的文物除了胡巍,他們許多從來都沒見過,形狀也更加怪異,但是教授們的眼睛卻比昨天更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