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4/7頁)

胡巍樂,“那是!”

嚴瓊也跟了上來,看了一眼,“嚯,這麽多蕨菜!”

聽到這邊的動靜,闕淦樺和顧凱,關桐也過來了,七嘴八舌的說著自己有多能幹,這些蕨菜都是他們一起掰的。

林家村這邊常吃的蕨菜分兩種,一種山蕨菜,一種水蕨菜。

藍瑜和嚴瓊來之前,關桐帶著三人去緩坡底部的小溪邊把三月泡都洗了,全吃了甜一甜嘴。

小溪邊長滿了水蕨菜,中間嫩嫩的蕨菜伸手就掰得到,四人一起動手,很快就把胡巍的竹筐裝滿了。

闕淦樺和顧凱掰上癮,要不是關桐說夠吃了還舍不得走呢。

蕨菜差不多了,就上坡掰野竹筍,對比蕨菜,掰野竹筍的成就感更強。

掰下來的那一瞬間,發出叭的一聲脆響,就很治愈,雖然有點廢腰,但是一根接一根的野竹筍都被掰下來,真的很爽!

壓根停不下來!

嚴瓊也帶了一個竹筐,很快就被闕淦樺和顧凱搶去了,他們各自掰了半框野竹筍,倒在一起,然後一人一個竹筐開始比賽誰掰得多,藍瑜的竹筐直接被胡巍拿去了。

沒一會四人就繼續低頭掰竹筍,藍瑜和嚴瓊站在原地手上啥也沒。

藍瑜見這邊不需要自己,就和他們說了一聲,帶著嚴瓊去摘李子,茶耳和茶泡果了。

茶泡果是他們這邊的說法,還有一種說法叫做茶桃。

茶耳和茶泡果是油茶樹上常見的病害之一形成的,被稱作油茶葉肥病或餅病,病原為細麗外擔菌。

油茶樹的花芽、葉芽、嫩葉和幼果,病害之後腫大變形,茶耳看起來肥嘟嘟的,顏色會比正常的葉子更淺,更透明。

茶耳的味道是清脆香甜的,水分很足,還含有維生素、礦物質、果膠、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等物質,是一種只有特定時期才會有的美味。

群山這邊有野茶也有油茶,野茶主要提供給村民采摘茶葉,油茶就是等成熟了之後采摘果子制作茶油,春天就是用來吃茶耳和茶桃的,不過這兩種不可兼得。

茶耳和茶泡果多了就會導致油茶樹減產,所以每年三月上山采摘野茶的時候,村民會順便將茶耳和茶桃采摘回家,可以當做水果或者炒菜吃,也可以保證接下來油茶的產量。

小孩們喜歡上山就是為了茶耳和茶泡果,村民們也樂意小孩幫忙幹活,也算是另類的雙贏。

藍瑜比較喜歡茶耳,茶泡果表面會有一層幹掉的外皮,對比茶耳看起來就有點磨砂質感了,裏面是空心的,老一點的就會微苦。

歪脖子李子樹就在油茶樹山頭靠近東邊的位置。

嚴瓊和藍瑜找其他村民重新拿了兩個竹筐來到歪脖子李子樹底下,擡頭就看到大大小小滿枝頭的李子。

李子在樹上的時候比桃子和梅子更叫人喜歡,忽略李子比較招蟲這個特性,李子柄比較短,基本上都貼在樹枝上,不近距離的看,真的是一根樹枝上滿滿當當的都是李子。

豐收感很強。

嚴瓊看到李子嘴裏就條件反射的反酸,“望梅止渴還不如望李子止渴!”

藍瑜隨手摘下一顆看起來有點粉的李子,在衣服上擦了擦就丟到嘴裏哢嚓哢嚓的吃了起來。

嚴瓊沒吃都感覺自己被酸到了,“不酸嗎?”

“習慣了!”藍瑜吐出李子核,走了兩步從旁邊一株油茶樹上摘下幾片米白色的葉子,塞嘴裏一片,剩下的遞給嚴瓊,“嘗一下,茶耳。”

“這就是茶耳?”嚴瓊好奇的接過,然後放到嘴裏一咬。

味道,怎麽說呢,水分很足,有一點甜,主要是清脆的口感很特別,最後會有一點微微的苦。

“對,你對比一下,看起來比較胖的就是茶耳。”藍瑜又摘了一個茶泡果,把表面的幹枯外皮給去掉,遞給嚴瓊,“這個是茶泡果,對比下,我覺得茶耳比較甜。”

嚴瓊接過,啃了一口,看起來挺大,但是中間是空心的,水分沒有茶耳多,不過味道比較重一點,相比下他更喜歡茶泡果。

等關桐四人掰野竹筍過癮了過來幫忙的時候,滿樹的李子都已經被藍瑜給搖下來了。

是的,藍瑜直接偷懶,當著嚴瓊的面,從竹筐裏掏出防水布,鋪在李子樹下面,然後站在外面,隔空一腳,李子樹瘋狂的抖動,瞬間成熟的李子全都落下來了。

這株李子樹被稱為歪脖子樹是有原因的,平地都能長成往東邊傾斜四十五度的樹,可不就是歪脖子樹,所以防水布就比較好放,也方便藍瑜使出無影腳。

茶耳和茶泡果需要找,等所有的油茶樹都被翻了一遍,時間也來到五點半了。

藍瑜幾個年輕人一邊吃著茶耳一邊和村長他們匯合。

嚴明生和韓靈娟笑眯眯的,時不時的瞅一眼自己采摘的茶葉,心裏樂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