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3/5頁)

林大勇把茶端到面前,緩緩升起的熱氣才喚回了一點他的神智,端起茶杯不怕燙一般一口喝下去。

幸好林大勇早有準備,兌了熱水壺裏的溫水,見王誠友這副模樣再次嘆氣:“說吧,我能幫的就幫!”

王誠友嘴唇抖動著,好半晌才擠出沙啞的兩個字:“謝謝。”

林大勇不在意的揮手:“說謝謝就客套了,我當年有事,你也是二話不說就出手幫我!”

王誠友聽著林大勇這話顯然想到什麽,眼神裏露出一抹嘲諷。

可是記得這事的也就只有林大勇。

自從他家生意出了事,往日裏稱兄道弟喊著他大哥的紛紛避開,有的不幫忙不說還落井下石。

這些人裏面,他付出最少的就是林大勇!

其他那些白眼狼他平時能幫就幫,秉持著多一個朋友多條路的想法堅持了十幾年。

十幾年啊!

就是一頭狼他也養熟了啊!

王誠友端起滿上的茶水再次喝幹,這才感覺喉嚨好受了點,他擡頭看著林大勇,努力露出笑來:“沒事,我的養豬場還能讓我東山再起。”

林大勇把熱氣騰騰的包粄推過去,“別光喝茶,吃點包粄。”順便把茶水滿上,安慰道:“這世上沒有過不去的坎,養豬場還在就能夠東山再起!”

王誠友吃了兩個包粄,胃裏暖暖的,再次把茶水喝完這才開口說明來意:“我手上還有百來只上好的豬仔。”

說實話,王誠友出事之後是壓根沒想起來林大勇這人的。

當年開養豬場的大多都富裕了,養豬場雇傭幾個人看管著,自己早就拿著大筆的資金進入其他行業。

有眼光有膽子碰上好時機的就發了,差一點的如今的生活也和以前截然不同,更何況是朋友圈呢?

王誠友想起自己對於林大勇微薄的幫助,本來想著借錢周轉,後來想著自己未來都不知道怎麽樣呢,借什麽錢!於是改了口。

來之前聽說林大勇最近在收購小豬仔,想起養豬場裏那些野豬和家豬配出來的小野豬仔,就用他們換點錢吧。

林大勇最開始也是養白豬的,這種豬貼膘快,出欄快,加上豬飼料飼養,資金很快回籠,加上上遊還有高質量的種豬和豬仔提供,好些養豬場裏全都是白豬。

但是後來養豬場多了,白豬的種豬和小豬仔價格瘋漲,飼料的價格也瘋漲,白豬肉的價格卻在穩步下滑,當年大老板考察,如果看中林家村,林大勇也是能夠起來的。

奈何林家村的村民包括林大勇都是死腦筋,如果大老板不同意他們的條件就堅決不簽合約。

之後順利被王家村截胡,林家村的發展就徹底暫停了。

這件事對於當年的林家村影響最大的就是林大勇。

手上的資金全都投入到養豬場了,而且還是三兄弟一起的,幸好林家三兄弟從來沒有起過齟齬,就是最艱難的時候三兄弟也擰成一股繩。

自己沒有辦法加大資金投入,也沒有大老板的投資,加上當時林大勇已經花了大價錢去搞凈化設置,後續的缺口也還沒堵上。

然後養豬場又來了一場病,三分之二的豬都沒了。

王誠友開養豬場在林大勇之前,他也不是王家村人,知道林大勇的困境只是聽朋友說起,想著同樣是農村出來的,於是就幫了一把。

這一筆錢解決了林大勇的燃眉之急,之後更是找準了新的路子,開始飼養本地黑豬。

本地黑豬長肉慢,體型比白豬小,飼料貼膘情況不好,但是林大勇經過這一件事穩了下來。

一步一步穩打穩紮,養豬場如今也是縣裏有名的存在。

縣裏的飯店提到黑豬,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林大勇家的養豬場,而且好評如潮。

王誠友不太記得這筆錢了,但是林大勇記得。

如果沒有村裏所有人的借錢和這筆錢,他的養豬場活不下去。

王誠友準備做的很充足,把資料都拿了出來,“這些小野豬證件齊全,而且體檢報告全都在這。”

突然手機響了,林大勇見是藍瑜,和王誠友說了一聲抱歉就接了起來,臉上滿是笑容道:“藍瑜啊,找叔叔什麽事啊?”

“啊?小宋又要小豬仔,還說這次多買點?”

林大勇低頭看向桌上的資料,敲了敲桌子,思索一番道:“剛好我這裏有百來只小野豬,大門崖那邊可以圈一塊地放養。”

聽到這個消息,小宋立刻從大門崖往林家村趕。

保護區的事情還不能說,林大勇沒有多說,王誠友也沒多問。

小宋來的很快。

見到小宋,王誠友驚了一下。

這……是小宋?

小宋按照年齡應該是中宋,不過誰叫他老爸叫老宋呢,在林業局一些教授眼裏,三十歲上下統統都是小一輩的。

有的還是小兩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