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第4/5頁)

九月九號晚上十二點。

耗時四天,藍瑜終於把三十二個樟木傀儡湊齊了,三十二個金絲楠木傀儡也全都上色完畢,目前就差外在裝飾了。

藍瑜把上次剪下來的長發拿到調制好的藥水裏浸泡,打著呵欠去洗漱,洗漱完躺床上沒一會就睡著了,半小時後掙紮著爬起來定鬧鐘。

明天一定要比叔伯嬸娘們早起,割靈獸草的時間呢!

四點整,鬧鐘響了。

藍瑜立刻爬起來關掉,然後穿好衣服洗漱完就急匆匆的往山下走。

還沒到就聽到了有點陌生的交談聲。

藍瑜腦袋上盯著阿虎,挑著籮筐加快腳步,來到自家靈獸草地前一看:

小線村的老溫和小溫已經收工了,地裏沒有一根靈獸草,正和村長林建國在說笑呢。

藍瑜:“……”

怎麽小線村的也來搶啦!

這不合理!

看到藍瑜,老溫自來熟的上來打招呼,“藍瑜早啊!”

藍瑜掏出手機看了看,的確才四點多,老溫這得起多早啊,現在都已經割完了。

村長好笑的看了眼藍瑜,搖搖頭,招呼老溫去收購站喝茶,吃包粄。

上次是簸箕板,這次包粄。

藍瑜無奈的放下籮筐,抱著阿虎跟在村長身後,沒一會就到了收購站外。

上次的老位置,周姐正在包包粄,旁邊的大鍋裏放著竹制的大蒸籠,裏面正冒著熱氣呢。

林家村的包粄是平常吃的大米磨成的粉,也就是粘米粉,加上少量的糯米粉加水和鹽揉成團,粘板上塗抹一層油用擀面杖擀成薄厚適中的圓餅狀,包入餡料對折成半圓形。

然後半圓捏緊捏薄,大拇指和食指從直線和弧線相交的地方朝著弧線那邊一捏一扭,角就黏在了邊緣,往下弧線那邊移動一格,再次一捏一扭,就有個花紋出來了,一直重復捏到另一邊弧線和直線相交的位置,就捏出了一個漂亮的花邊。

這樣既好看又能夠鎖住餡料,不會在蒸制的時候露餡。

包粄傳統的只有兩種顏色,大米是白色的,還有一種是采摘苧麻葉,清洗後水裏煮熟煮爛,然後去掉葉脈粗梗,剩下的團成團後和面團揉在一起,就變成了青色的面團了。

面團也可以不包餡料,直接團成圓餅蒸熟了吃,不過因為附近的風俗,白色的粄一般做白事的時候才會做了發給村裏人吃。

苧葉粄因為是青色的,有時候餡料少了,面團多了,就會揉成團子壓一下做成苧葉團子。

餡料一般是蘿蔔絲,筍幹絲和五花肉,還會放泡開切碎的木耳,或者放加了肉沫炒的粉絲,是的,就是粉絲。

以前窮的時候,粉絲加了鹽和油炒了之後也當做餡料,還挺好吃,現在還有粉絲包子呢。

餡料一般都是用油炒熟的,包好之後第一個斜靠在蒸籠上,下一個靠著它放,包粄和苧葉粄並不會和包子一樣膨脹,但是會沾,所以蒸籠上要放一層紗布。

蒸好之後趁熱取下來,隔開一段距離放在竹匾上,預防黏連。

掌握不好粘米粉和糯米粉比例的出鍋就會被紗布沾掉底,會直接露餡。

藍瑜到的時候剛好新的出鍋,周姐拿出上次的大盆,夾了好幾個進去,然後笑眯眯的把盆遞給藍瑜。

藍瑜接過盆,拿了一個小馬紮剛坐下,林海舒就也端著盆湊過來了,“藍瑜早啊!”

藍瑜夾起一個白色的包粄,咬了一口花邊,緊實有嚼勁,有淡淡的鹹味,“海舒叔,早。”

下一口咬大一點,這個是筍幹五花肉和蘿蔔絲的,蘿蔔絲用鹽殺了水,五花肉軟爛,筍幹很有嚼勁,蘿蔔絲爽脆,加上一點點的胡椒……

“嗝!”藍瑜一吃胡椒就打嗝這個毛病立刻見效。

“嗝!”

林海舒趕緊問:“怎麽了,噎著了還是岔氣了?”

藍瑜嘴一張:“嗝!沒事嗝,就是嗝,吃到胡椒嗝了,嗝。”

周姐聽到打嗝聲,湊過來一看,“哎呦,藍瑜你別吃了,周姐給你瓶水。”

藍瑜:“周姐嗝我不用嗝。”

周姐已經走遠,藍瑜幹脆閉嘴了,林海舒在一旁看得露出好奇的神情。

周姐很快就拿了一瓶水回來,擰開遞給正在打嗝的藍瑜,“快喝一大口,壓一壓。”

藍瑜接過灌了一大口,喝完感覺還想打嗝再來一口。

周姐在一旁叨咕:“你這吃胡椒就打嗝的毛病也不知道是遺傳誰,一吃就打嗝,要不去醫院看看,胡椒多好啊,擱古代可貴了呢。”

藍瑜好了一點,把咬了一口的包粄放到一旁,等下回家了給阿白吃,“小毛病沒必要去醫院。”

攤子那邊有人喊周姐,周姐把瓶蓋給了藍瑜,回去繼續幹活了。

四點半左右,大家夥陸陸續續的都挑著擔子來了。

這次開機器的都是村裏人,闕淦樺五號走的那天還把收購站已經把徒弟教會的工人帶走了,他工廠那邊也缺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