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2/5頁)

也不忙著現在就去驗證,上官言從手上拎著的袋子裏掏出一個巨大的豬心,全然不顧形象,低頭就啃了一口。

原本頭上戴著一個鴨舌帽的,為了不讓鴨舌的位置妨礙自己吃肉,上官言把帽子反扣在腦袋上。

闕淦樺是個行動派,腳步加快,很快就來到了柱子上掛著肉甲子簸箕板兜湯招牌的小店。

老街的房子都很老舊,每一個店鋪的空間不大,走兩步還能看到以前的入戶門,門開著還能看到影壁,

老街兩邊的房屋其實都是由一個一個大大小小的院子組成的,據說以前這裏就是繁華熱鬧的街道,兩邊都是店鋪所在,還有好幾個店上面標著百年老店。

到底有沒有百年藍瑜不知道,藍瑜小時候跟著叔伯們來老街的時候,好些老人感慨這些店居然還在。

有一個古董店,還有一個當鋪,藍瑜最熟悉的就是一個占據了三個店面的布匹店了。

小線村現在還有人織布,織的布料如果很好就會拿來布匹店售賣,藍瑜小時候跟著嬸娘們最常來的就是布匹店,裏面密密麻麻的堆滿了各種各樣的布匹,裏面的老板好看而且大方,一些布頭碎料什麽的堆放在墻角,只要一點錢就可以拿走。

藍瑜還穿過村裏的孫大娘用這些碎布頭制作的千層底布鞋呢。

說起來,布鞋走路是真的舒服。

真的就是小店,店裏的空間不算上後面的大院子的話,也就只有三十平方,加上以前的房屋比較低矮,空間看起來就更加狹小了。

兩邊的店鋪最高的也就一層半,上面有個小小的閣樓。

店鋪門外都有兩根柱子,上面有屋檐遮擋風雨,肉甲子這家店因為裏面空間太小,就把熱氣騰騰的蒸鍋擺出來一半,藍瑜等人站在另一半位置,看著眼前直冒熱氣的蒸鍋,店鋪裏面只有三張小桌子,客人們不管認不認識就擠在一張桌子上,筷子朝著一個包成水滴狀的餃子夾去,旁邊的料碟裏什麽樣的蘸料都有。

“花生醬,蔥油辣椒醋還有大蒜末和姜末。”闕淦樺很好奇,於是數了一下,然後扭頭對藍瑜說:“你們這蘸料挺豐富啊!”

“中午我帶你去吃大腸粉,你就知道什麽叫做沖著老板家的配料區去的!”藍瑜拍拍闕淦樺的肩膀,剛好他們的肉甲子打包好了。

闕淦樺用牙簽戳了一個肉甲子,仔細打量半晌,疑惑道:“這不就是你上次請我們吃的蒸餃?”

上官言已經埋頭吃得正香,胡巍倒是對兩邊的風景更感興趣,一邊吃一邊默默的避過人群拍照,有點靈感,回去畫一幅畫看看。

藍瑜咬了一口肉甲子,把剩下的遞給闕淦樺看,“肉得是新鮮的豬五花,然後用料炒到半熟,之後加上老板調配好的粘米粉裹在一起,包起來,雖然說現在包法和某沙連鎖店的蒸餃包法一致,不過我們當地人比較喜歡吃這個。”

“就是做的正宗的沒幾家了。”藍瑜感慨道:“我記得當時在縣城讀書的時候,好幾家肉甲子味道很好,現在也漸漸的都一個味道了。”

闕淦樺回頭看了看剛才給他打包的老板娘趁著沒客人正在現場包肉甲子,沒包幾個又有客人上門,老板娘立刻笑臉相迎,麻溜的打包,客人很熟練的把錢丟到老板娘旁邊的罐子裏。

“新鮮的料,當天包當天賣,加上還是老口味,難怪生意好。”闕淦樺誇贊道。

“其實也不怪現在的商家,小縣城外來人口少,本地人的消費觀念不一樣,能在自己家吃就不出去吃,現在店租一年比一年貴,這家賣的便宜還是因為老街的店租便宜,或者這店就是他們自家的。”

藍瑜想起大學的時候經常去的一家店,“我大學的時候經常去一家店吃飯,店就是老板自己買下來的,開店就是為了自家小孩能吃好的,價格實惠菜量大,我們一個宿舍四個人,點兩個菜就能吃撐!”

闕淦樺立刻掏出手機:“店名交出來,我有空了就去吃!”

藍瑜笑著給了店名,胡巍也湊了個熱鬧。

陳鐵匠的家就在老街末尾,加上他做的行當是打鐵,周圍的院落壓根沒人居住。

四人看到好些店都沒開門,直到走到陳鐵家的店鋪,周圍安靜的環境才突然吵鬧起來。

闕淦樺好奇的站在鐵匠鋪旁邊,腳分別踩在兩塊不同的地面上,右腳是光滑的大理石地面,左腳是灰撲撲的青石磚地面。

除了藍瑜,三人都好奇的看著大理石那邊,好像是個菜市場,路邊熱熱鬧鬧的擠滿了各種挑著擔子或者推著小車的菜販,還有好些水果批發店。

藍瑜來之前就和陳鐵匠說好了,此刻店鋪已經開了,有幾個大娘正在選菜刀,小羅正在招呼。

小羅老早就看到藍瑜了,只是想到昨天外公說這事他不要多管,手續都齊全,也就沒說什麽,只是讓他們略等一等,外公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