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五嶽戰略

偏偏打造兵器,還不能用普通的凡鐵。必須要經驗豐富的鐵匠,進行上百次的打磨錘煉,成本自然就上去。

那怕是普通外門弟子的配劍,沒有三五十兩白銀也搞不定。這還是門中統一組織人手打造,自己出去買只會更貴。

長老們配劍要求就更高了,普通的鐵劍可經不住他們內力的灌入,通常都要加入從隕石中提煉的隕鐵、或者是產自極北的寒鐵。

考慮到武器的高損耗性,以及可以回爐重造的重復利用性,攤銷下來一年又是十幾萬兩白銀的開支。

傷亡撫恤,這就要看運氣了。若是爆發正邪大戰,一次支出幾十萬兩都是有可能的。平常時期,每年也得開銷個萬把兩。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光李牧自己能夠確定的,華山派每年都要開銷百八十萬兩。

實際數字只會更大,畢竟門中產業、地盤也是需要維護成本的。這筆支出,絕對不會小。

還有一些沒計算到的開銷,比如說:人情世故的禮儀往來,山門建築、道路的維修保養,招收新弟子、祭祖活動、日常行路的馬匹等等。

零零總總開銷的加在一起,華山派每年的支出絕對高得嚇人,李牧除了感嘆“窮文富武”之外,也理解門中為什麽要急著擴張了。

真不是華山派不懂得經營地盤,實在是練武太貴了。能夠做到收支平衡,就足以證明寧清羽的經營能力了。

某種意義上來說,財政才是限制一個武林門派發展壯大的根本因素。江湖中各大勢力之間的爭鬥,同樣也和它脫不了幹系。

換個角度來看,實際上華山派的開銷並不算大。按照一百萬兩+的總支出計算,除以華山派的人數2000+,人均下來一年也就500兩左右。

各大門派培養弟子的成本都差不多,相對而言南方門派可能略微低一點兒,因為糧食、布匹等物資更加便宜。

只是這些華山派都羨慕不來,關中疲敝不光是因為過度開發,主要還是氣候變化所致。從漢水改道開始,關中農業就開始走下坡路。

歷朝歷代都解決不了的問題,華山派自然也搞不定。

淺水裏養不出蛟龍,疲敝的關中大地也養不起一個武林泰鬥。華山派能夠經營到現在這一步,已經是一個奇跡。想要更進一步,必須要走出去。

……

伴隨著華山派大舉出關,洛陽這座“天地要領,九州咽喉”的古都,也一下子變得喧囂了起來。

“東控虎牢關,西扼函谷關,北通幽燕,南有伊闕。”

兵家必爭之地,同樣也是江湖大勢力的必爭之地。尤其是對五嶽劍派而言,更有無與倫比的戰略價值。

拿下了洛陽武林,華山派就是困龍升天。

向東可以策應嵩山,向南可以和衡山派遙相呼應,向北可直入河東同恒山派的勢力範圍相連,合華山、恒山、泰山三派之力打通山西、山東之間的商路。

計劃一旦完成,五嶽劍派的勢力範圍連成一片,整個棋局全部都活了。

華山派獲得了新的財源,擁有了同少林、武當鼎足而立的基礎;泰山派、恒山派將擁有同魔教抗衡的底氣;嵩山派、衡山派可以借助聯盟的力量擺脫少林、武當的壓制。

正是因為擁有共同的利益,五派的先輩們才會結盟。至於對抗魔教,那只是一個冠冕堂皇的口號。

可惜他們忘了這個江湖,口號是不能亂喊的。在武林各路勢力的推波助瀾之下,本來只是喊喊口號的五嶽劍派,一下子變成了真正的抗魔急先鋒。

從剛開始的“口號”意氣之爭,打著打著雙方的血越流越多、仇恨也越結越深,最後變成了現在不死不休。

如果劇情不發生改變,這就是五嶽劍派最後一次實施自家的宏偉戰略計劃,再往後就被人徹底給帶偏了。

洛陽城外一座莊園內,五嶽盟主寧清羽正望著一堆求援信發愁。計劃很完美,可惜剛開始實施就變了味。

除了華山派之外,其它四派的人馬都在半道上遭到了“魔教襲擊”。真不知道魔教哪來的神通,同時在天南海北發起襲擊。

泰山派和恒山派也就罷了,他們距離魔教的勢力範圍太近,行動遭遇魔教阻擊還說得過去。

衡山派距離魔教那麽遠,這次行動又是秘密發起的,就算是行動開始就暴露,魔教的人也不可能這麽快趕過去。

嵩山派遇襲就更扯淡了,大隊人馬在半山腰就和“魔教”發生遭遇,簡直就是在侮辱寧清羽的智商。

目前可以實錘的是:恒山派真遇到了魔教妖人,不過和他開打的卻是太行十三寨的山賊,似乎還有五台山清涼寺的身影。

襲擊泰山派的“魔教”妖人,就是當地武林勢力假扮的,泰山掌門玉虛子已經決定給他們一個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