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赴宴

“韃靼人有小隊騎兵,已經在寧夏後衛邊墻外零散出現。”步項明在進寶齋後宅的書齋裏,指著沙盤的寧夏後衛道。

“自東往西,花馬池、長城關外,安邊營,還有天池堡都有陸續有直撥【注1】從漠南瞧見了十數只蠻子的隊伍,零零散散的。”他說道這裏搖了搖頭,“這些軍情都是兩三日前的了……蠻子這次從哪裏來,真難講。”

陸九萬從前廳拿了兩壇子酒進來,給謝太初與步項明遞過去。謝太初不喝,步項明倒是拿起就來悶了一口。

“闞少將,還有謝道長你們怎麽看?”

“邊墻周遭百姓惶恐不安。自過年前,便是這麽個情況,甘州也是。守備軍隊亦全員警惕,人困馬乏。再這樣下去,邊墻怕是不戰自潰。”闞玉鳳道。

謝太初仔細觀察沙盤,過了一會兒,指著沙盤東北角不曾覆蓋來的地方道:“我倒覺得應琢磨韃靼此戰之原因。土默特部首領俺答跟隨蒙古大汗博地阿東征西站,立下汗馬功勞。後大汗封其為索多汗,於是俺答稱汗。自此,俺答汗成為蒙古右翼三萬戶背後之領主,陰山以南,自此東西千裏,如今都是土默特部稱雄。其余韃靼各部不可與之匹敵。甚至,我大端還封俺答為順義王以加安撫。”

“這已經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步項明道。

“正是因為年代久遠,俺答如今年邁,對土默部的控制已經式微,又在甘肅遭到瓦剌可汗圖們的壓迫,汗權日弱。難免有些人有了別的心思。”謝太初說,“漠南乃是也興的疆域,也興是吉囊的兒子,而吉囊則是俺答的哥哥……”

謝太初這麽一說,步項明便猛然醒悟。

“你是說……”

“對於草原上的民族來說,只有鐵騎到達的地方,才是讓他們獲得強盛與財富之地。”謝太初道,“也興要對付俺答,只有把眼光投向最肥美的塞上江南了。”

其余眾人聽了深以為然。

“這一仗肯定要打,就是從哪裏打的問題。”

“走東邊,長城關,是最平坦的地方。騎兵可展開大規模快速作戰。”步項明道,“上次劫掠也是走得毛蔔剌堡,也是這個方向。”

“賀蘭山是挺難的。山高樹密,關隘險峻,背後就是甘州。他們不可能走賀蘭山來,腹背受敵得不償失。我也覺得是長城關。”

步項明點頭:“恩,闞少將說得對。我手裏可調遣之兵力,前、中、後三衛,一共有一萬五,騎兵兩千。向長城關進發,直接在長城門口打個攔截,將他們堵在邊墻以外。”

“闞少將,你們永州一戰俘虜的人馬有多少?”

“賀蘭山外俘虜了,蠻子一千,馬匹不足一千五。都穿過黃霞口,送來了寧夏。一千人在現在關在平虜所裏。以前馬屁分散在了前衛各堡,其中張亮堡和常信堡的最多,畢竟有苑馬寺在,所以加起來有一千匹馬。”

“韃靼有來贖人的意思嗎?”謝太初問步項明。

“五日前剛……”步項明眉頭緊皺,“你的意思是,他們故意輸了,先入了寧夏,潛伏下來?打算裏應外合!”

“是。”

步項明仔細去看沙盤,攢緊了拳頭錘了一下:“媽的,他們打算從北邊鎮北關過來!”

“怕是已經有些遲了。”

“什麽意思?”

“今天是巡撫壽辰,多有想要阿諛奉承之徒從關隘私下回寧夏鎮。”謝太初嘆息一聲,“恐怕韃靼人也在等今夜。”

正說著,陸九萬著華服出來,整理了一下問:“步將軍,壽宴即將開席,你與我同去嗎?”

“去什麽去!”步項明怒道,“韃靼人都要到眼皮子底下了!還有那個金吾!昏庸無腦,殺我家仆,欺我太甚!克扣軍餉,不下軍令。這次若寧夏保得住還好,若保不住,我不定上本子參他,非辦他個延誤軍情的大罪不可!”

他來回踱步,最後抓起披風,疾道:“我這便去大營部署兵力!決不能讓蠻子劫掠我寧夏邊陲!”

步項明火急火燎的去了。

陸九萬眼瞅著步項明裏去,又只好說:“闞少將,您在這西北也是英雄一個,要不您跟我——”

謝太初問:“闞少將。你帶著的兩千親衛軍如今在哪裏安置?”

“白亭海附近。”闞玉鳳連忙回答。

“下急令讓他們連夜趕寧夏鎮吧。戰亂一起,便需人馬保殿下周全。”

“末將明白了,這便去。”闞玉鳳擡腳就走了。

陸九萬手裏捧著一只琉璃匣子,裏面是只靈芝,呆了半晌,回頭看謝太初:“你不能去。朝廷正在找你,你去了就暴露於眾人視線之中。況且趙淵還怎麽在寧夏呆下去。”

謝太初道,“我換身衣服,做陸老板身邊雜役便是。”

“哪裏有你這樣人高馬大的雜役……絕對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