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2/2頁)

眼下長孫愉愉最關心的是,姜家做客。

姜家在青山府,坐船過去倒也不累,但是一來一回一天肯定是不行的,得在姜家住上一、兩日,老太太不耐車馬勞頓,羅氏昨日家中請客實在累著了,年紀不饒人,因此姜家正月宴客,就由大嫂於氏出面,長孫愉愉和陸行自然也沒有不去的道理,陸行可是姜家正兒八經的外甥。

長孫愉愉在姜家很受歡迎,長輩喜歡她,小一輩兒的姑娘都羨慕她,加之陸行狀元郎的身份,這等外孫和外甥能不被重視麽?

是以長孫愉愉都不用做什麽,整個姜家的女眷,連帶著她們的客人就都群星拱月似地圍繞在長孫愉愉身邊了。以前寧江這邊的女子是百花爭艷,各有千秋,但是長孫愉愉一來,那就是獨尊一支了。

然則沒有誰能像銀子一樣讓人人都喜歡。譬如青山知府家的韋夫人和她女兒就不喜歡長孫愉愉。

韋家也是望族,韋夫人生著一張瘦長臉,一看就是嚴於律己,更嚴於待人的人。她儼然是瞧不上長孫愉愉這種強搶別人親事的女子。

韋嬛如病重的消息輾轉求到陸行跟前,也是這位韋夫人做的,她那是心疼她侄女兒,好好兒的女孩兒家,都定親了,最後卻被人搶了親事,自己卻是犯了相思,病入膏肓,韋夫人覺得陸行少不得得負起小小責任的。

這會兒韋夫人母女見了長孫愉愉,被她容貌所震,都有些楞了。

因著過年,又是出門做客沒了老太太管束,長孫愉愉穿的就是自己做的衣裳。紅色織金花紋的宮裙,不知道是什麽布料,瞧著不算薄,卻給人一種極其通透飄逸的感覺。那花紋好似是透空的,露出紅色紗質下的白來,一下就把濃艷之色給顯得雅致高貴了。

大冬日的領口卻不是保暖的立領,反而開得有些闊,露出貼在鎖骨上的金飾。

那金飾卻也是前所未見的,好似一串金色的葉片和海棠花瓣貼服在那雪白的肌膚上,所費金極少,但那做工卻不是普通工匠能打制出來。

董繡看得吞了口口水,實在是沒想到華寧縣主的美已經出離了人的想象。

韋氏看著嬌美矜弱的長孫愉愉心裏的火氣卻騰騰地冒。她只看一眼就明白,男人是抵禦不住長孫愉愉這種美色的。她以前聽說逼婚的事兒,只是恨晉陽公主母女權勢滔天,如今卻是連陸行都怨怪上了。男人啊,就是好色。

韋夫人以很是挑剔的眼光上下打量了長孫愉愉一番,“縣主也忒瘦了些,這臉上沒肉啊,就顯得沒福氣,多吃些才是。”

這話表面似乎是長輩的關切晚輩,然則聽著卻叫人很不舒服。哪個女孩兒都是希望被人說有福氣的。

長孫愉愉沒有給韋夫人懟回去,伶牙俐齒的婦人從來都不討喜的。華寧縣主想要的可是完美人設。

“多謝夫人關切。”長孫愉愉有禮地欠了欠身,這是不打算再應酬韋氏的意思。

韋氏身邊的小女兒卻不樂意了,她自幼同韋嬛如好,表姐妹之間一直有書信往來,也多次聽韋嬛如提過長孫愉愉,沒想到最後居然是自家好姐妹搶了她表姐的狀元夫婿,小姑娘如何能不替自己表姐打抱不平。更何況,哪個姑娘見了長孫愉愉這樣的容色能真心喜歡?

“娘,心思多的人吃再多也不長肉呢,成日裏惦記著搶自己好姐妹親事的人,怎麽能有福氣?”董繡陰陽怪氣地道。

她說這話的時候聲音可不小,姜家的客人也不少,周遭女眷基本都聽全了,也都豎起了耳朵想聽點兒八卦。

華寧縣主是楚州的生面孔,大家都想聽新鮮事兒呢。尤其是搶好姐妹親事這種故事,最是好聽了。

長孫愉愉不想跟個小姑娘計較,雖然她年紀不比董繡大幾歲,但自問心理卻比她成熟多了。這種場合跟她理論只會自降身份讓人看笑話。所以長孫愉愉只當沒聽見。

但董繡卻是靠近了長孫愉愉不依不饒地道:“只是啊,有些人費盡心機搶來的夫婿,也不得他的心。年前我表姐有個頭疼腦熱的,陸家哥哥就馬不停蹄地帶著老大夫趕去海州探病,關心得不得了呢。”

年前?陸行不是年後才去海州給他老師拜年的麽?董繡這話是什麽意思?年前陸行還去過海州?

長孫愉愉一下就想起自己第一次生病時陸行也消失過一段時日,卻不知是去了哪兒,如今這答案倒是呼之欲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