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第3/6頁)

宣鶯對此也早有準備,冷靜說:“一個女主提名應該有。”

但獲獎就不太可能了。

洛哥笑著說:“這才是你第一部 電影,一個提名還不足夠?”

“不過,我倒是覺得你說錯了,”洛哥若有所思,“有好幾獎都是有觀眾人氣獎吧?這種獎項你只要入圍了,那最後獲獎的肯定是你。”

宣鶯:“……這確實是。”

畢竟,她粉絲多嘛。

和演技派比人氣,宣鶯還真不怕。

不過,這種獎項含金量就不高了。

當演員嘛,肯定是想要拿到皇冠上最明亮的明珠——三大獎項的最佳女主角。

“《溫柔地死去》暫時不管了,”洛哥分析,“這部片你拿獎的概率不大,接下來全力沖《重生》。”

“現在你也是時候拿點有分量的獎項了。”

宣鶯點頭,她也是同樣的想法。

她現在在影視圈的地位很尷尬。

說起人氣,說起熱度,她幾乎算得上是最頂尖的一批,甚至可以誇張的說是女演員的第一人。

但這只能說明她是個成功的商業演員,能帶來熱度,能號召票房,能提高觀眾關注度,這已經算是非常出色成功的演員。

但如果宣鶯還想繼續往上升,那就絕對不能僅僅局限於流量演員,她的眼界要放開些,看到除了票房和人流量之外的東西——演技和獎項。

宣鶯:“能拿到獎項當然好,沒有獎項,提名也行。”

洛哥:“沒錯,就是這個思路。”

這並不是說宣鶯有多希望獲獎,又或者只是想出名,更多的原因是因為獲獎意味著得到了權威機構的承認——對她的演技的承認。

如果權威的官方評獎機構將最佳女主頒發給宣鶯,那就意味著承認了宣鶯是這一年度表現最好的女演員,這對於一個尚未正道的演員來說是最好的東西。

當然,最重要的是,觀眾某些時候總是盲目的——

他們會承認評獎機構的獎項,並且下意識認為宣鶯確實演技很好。

“官方認同,觀眾認同,那我們就算不是演技好……”宣鶯笑了笑,“那也得是演技好。”

如果有人提出反對意見,那不好意思,只能說明這個人的審美意識不行。

而不是宣鶯沒有演技。

對於利用評獎機構這一點,宣鶯本人沒有任何的愧疚感。

如果不是出於這個原因,評獎機構憑什麽比一眾明星熱捧呢?

還不是因為有利可圖。

縱觀圈子裏,多的是靠獎項上位的演員。

如果能在拿到幾個國外的權威性獎項,那這個演員的地位就獲得了天然的加成,人們將會對她的演技深信不疑。

洛哥開始念念叨叨,“6月份開始拍攝,差不多能沖國情的档期,媒體運作一下,我們可以趕上今年的頒獎典禮,一切順利的話,應該能拿下國內的最佳女主,如果再有機遇趁機沖下戛納等幾個頒獎,那麽下一年就是我們的大勢年了!”

洛哥越說越激動,擺在他的面前的幾乎是一條星光大道。

只要他們能把握機會,也許奇跡也不是不可能實現。

宣鶯冷靜的打斷他的遐想,“前提是,《重生》我們要贏得漂亮。”

宣鶯也有些激動,不得不說,沾上國內頒獎台的最高處,沒有幾個明星能抵擋得住這個誘惑。

但問題是,誘惑有多大,其中的艱辛就有多大。

難道圈內其他明星不懂的這個道理嗎?

不,他們當然懂。

那為什麽他們不沖獎呢?是他們不想嗎?

當然不是,他們想得快瘋了,但同樣是那個問題——這是國內最高的頒獎典禮。

即便不算絕對公正公平,但也算相對公平,能站得上那個位置的人無已一不是演技高超才華橫溢之輩。

一年只有一部戲一個女人能獲得這個榮譽。

洛哥被她提醒,總算冷靜下來了,“你說得對,想太多沒有用,我們現在最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去拍攝好《重生》。”

“當然,除了你本身的演技,我們還不能放輕松對媒體輿論的把控。評獎機構絕對不可能僅僅只關注你的電影,還有媒體的輿論導向問題,大眾的評價,這都會影響到評委的選擇。”

所以說,沖獎不是只靠實力就可以了,實力、手段、資本、輿論,還得有一點點的運氣。

“今年是沖獎的大年,”洛哥冷靜說,“南星的《救我》、康洋洋的《暖陽》、還有裴雪明的《雪後花開》、宓明媚的《燦爛的你》都是業內看好的幾個影片,和你爭女主的人很多。”

南星和康洋洋都是老牌的影後,這兩個能沖獎不奇怪。

但宣鶯比較詫異的是,後面這兩位竟然也參與進來了嗎?

宣鶯笑著說:“裴雪明的心裏挺強大的。”

洛哥跟著笑,“可不是,要不然人家能越過宓明媚去,心理承受能力確實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