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畫龍點睛

等著第三個小時的時候。

時間差不多已經過了中午。

不少圍觀這次‘比畫’的觀眾們,連午飯都沒吃,就等著結果出來。

但對一些畫家和收藏家來說,在雙方落筆後的第一個小時,就已經有結果了。

這就像是看著一只貓,不會隨著時間推移長成狗那樣,繪畫技巧的各項基本功,是在每一個線條,每一塊顏色中體現出來的,好一點就好一點,每個地方都會好一點。

從布局和打底的情況來看,呂國楹的那個弟子,顯然是技高一籌的。

卻也並非令人詫異的驚艷。

但考慮到高凡的年齡,和大三學生的身份,也的確讓人感慨又一顆國內油畫界的冉冉新星正在升起,呂老爺子還是慧眼識珠。

到這也就算了,很多參展的成名畫家,只是覺得好奇過來瞧一眼,隨即就各自散去。

即便是呂國楹的弟子,在這個年齡階段,在他們眼中,也不過就是菜雞互啄。

倒是圍觀的閑人越來越多。

很多市民朋友在參觀完雙年展,發出一通‘畫得真像’‘畫得有點有像’‘畫得不太像’的感慨後,來到這個新奇的‘創作空間’,不止看著兩位美術生在此現場作畫,還試著拿起畫筆自己塗抹一點啥,總之,人是越聚越多,專業性濃度卻是越降越低。

主任倒是全程關注高凡,自己的學生,能不關注麽。

瞧著高凡的創作,主任又是欣慰又是苦澀。

欣慰在於,這個以全校第一名考上天美的‘爛泥’,終於在這一天變成了‘渾金璞玉’,瞧著高凡專注作畫的樣子,以及他筆下那些線條與色彩的塗抹成型,一位未來大畫家模樣,也在主任眼中慢慢成型。

苦澀在於高凡仍然在畫‘蛆’,《萬蛆奔湧》是沒有‘萬蛆’了,也有‘人’了,所以就變成了‘蛆人’麽?

已經開始塗抹顏色的畫作上,整體感觀宛如好萊塢驚悚電影的海報,近景是個舞動著四肢的‘蛆人’,他攀在地上用一種難以形容的流暢感向前行進,而蛆人腳下則是一道長長的黑色鐵橋,一直向上延伸到畫布頂端,那邊已見天光,似乎在從黑暗走向光明,而引導這份光明的,那是那個手握一本書的背影。

整體畫作的布局,非常具有沖擊力,蛆人所在位置陰暗感十足,其詭異形體極具震攝性,隨著色彩的逐步完成,讓人一眼望去就覺渾身起雞皮疙瘩,已經不止有一個圍觀群眾仔細瞧了一會兒之後,抱著肩膀說著‘有點可怕’‘嚇人’‘惡心’。

而畫作上方的光明處,雖然占比小,但給人一種充滿希望的感覺,特別是畫中的人形,明明只一個背影,卻讓人感覺他牽引著光明。

這種布局上借‘暗’喻‘光’,以‘大’見‘小’,從‘近’而‘遠’的設計,在主任的教學生涯中,為學生們展示過無數次,是比較經典的空間結構之一。

它能夠有效的讓有限的畫布呈現無限的容積。

此刻見著高凡將其演繹,雖然不能說是完美,但比起半個月前的高凡,已經絕對是天上地下的區別。

天才就是天才,一經開竅,其勢就能騰躍九天啊!

主任看向高凡的目光,已是充滿慈愛。

而艾恩和勞倫斯,兩位知名的畫廊老板,自然不會在這蹲守畫作成就,如果比試的是呂國楹和某位國際大師,他們肯定盯得死死的,但兩個學生,蹲這也有失身份,雙年展這麽重要的場合,當然要用來欣賞佳作,溝通傑出畫家,說不定能簽下幾份有價值的合同。

艾恩雖然將國內視為文化沙漠,但沙漠中也許長出藝術奇葩呢,商人可沒什麽矜持可言。

等著四個小時快結束的時候,兩個人也不約而同的轉悠了回來。

他們先看看方見賓,點點頭,這幅《鏡中少女》,采用了經典的‘鏡中對坐’來表達空間格局,而畫中人物本身則是細節豐潤、色彩飽滿,沒有模特在身前,只憑記憶畫出這樣的作品,已經很難得了。

但和其《采茶少女》的作品存在同樣問題,人物比例總有些略微的失衡,鏡中少女的脖頸呈現出一種並不和諧的修長,這是創作手法和習慣的問題,或者說是審美受了不恰當的影響。

“在學安格爾。”勞倫斯說。

“各個方面都有所欠缺。”艾恩說話很含蓄。

方見賓受了安格爾的影響,審美超過了當下他的技藝水平。

畫作也能反應出一位畫家的性格,用句俗話來說就是眼高手低。

另外空間顏色結構什麽的,雖然有問題,但都是些小問題了,能改,唯有創作習慣如同一個人的性格,很難更正。

再來到高凡身後。

兩人同時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