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成效(第2/4頁)

張知魚確認好了自己身體沒事,顧慈也繼續回了縣學備考。

婦舍便開始正式對外推廣補身丸,這幾個月張知魚常常叫丹娘安排人,對來生產的娘子們說,以後懷了孕,最好三個月來一趟婦舍,孩子小些便是胎位不正也有許多時間能想法子。

是以如今的婦舍已經模樣大變,裏頭有許多身子不舒坦來紮針的婦人,也有許多懷了孩子還不曾臨產卻來看懷像的婦人。

其實大家的針灸術非常一般,畢竟針灸也就是要天份的活兒,但幸好娘子們學的針不多,這麽日日練習,紮得也有七八分準了。

但所有人都知道,張知魚的絕技是剖腹術,只要是穩婆就沒有不想學這個的。

張知魚聽了便皺眉,跟丹娘道:“這個我只會教給嫡傳弟子。”

此話一出,婦舍的娘子們才不說這事了,嫡傳,那是要正經拜師的,大家年紀都已經大了,也有自己的師父,哪裏能再拜別人?

高大夫卻知道張知魚不是這樣的人,這麽多年就沒見她藏著掖著,她既然這麽說,必有緣由。

張知魚看四下無人,就瞧瞧告訴師父:“我不準備教任何人,我是從小跟著阿公摸骨頭的,也對經脈了解,但別人不一樣。”

沒有臨床醫學經驗的人用刀給人開肚子,這是草菅人命。

高大夫自己也是南水縣有名的大夫,便回過味兒,道:“竟然要學到你這樣的地步才能學剖腹術,只怕此術等你百年將成絕唱。”

這實在太可惜了。

張知魚也有些遺憾道:“如果以後遇見特別好的苗子,我將人從小帶在身邊或許可行。”

只可惜家中沒有一個能學醫的苗子,不然她也能交給家裏,梅姐兒生的是個男孩兒,這就不成了。

梅姐兒如今已經有了送兒子讀書的能力,再叫長子學醫就是她同意,恐怕羅家也有意見。

轉眼已經快要十月,針灸和吃了補身丸的婦人們覺得身體果真好了不少,便呼朋引伴地帶著鄉裏的女兒來城裏。

婦舍說了,今年紮針她們不收錢,等到明年就要收三文紮針費。

明年收費今年不收。今年的針可不就就是現成的便宜麽?便宜自然是不占白不占,來的娘子便越來越多。

婦舍這十年何曾有過這等場面,丹娘看著只覺雄心萬丈,當然立志要做穩婆的念頭又層層疊疊地泛上心頭。

沈老娘見了都嘆:“若早生二十年,少不得在這兒大幹一場。”

但她老人家也是個人精子,拉住魚姐兒道:“你也是保和堂的大夫,在裏頭醫治的也是女娘,如今將人攬到婦舍去,可不不是搶了保和堂的生意麽?趙掌櫃能幹?”

張知魚跟沈老娘解釋:“有錢的人就是再不舒服也不會來婦舍,她們還是會去保和堂找我。”

婦舍代表的是窮人,有錢人都不會樂意自己跟這個詞沾邊。

至於保和堂的生意,張知魚道:“以前沒有女病患,他們也過得。現在怎麽過不得了?”

再說婦舍也沒有那麽多名貴的藥材,有的都是指定的普通藥材,跟醫保似的,能用的東西有限,超過這個範圍,大家還是要去藥鋪。

當然,就算真的會損害保和堂的利益,張知魚也要做這件事,她是大夫不是商人。

如今家裏又不缺錢,她便只會做能讓更多人活命的事。

趙掌櫃也是個長耳朵,趙聰回來將事兒跟他一說,他便長長一嘆,道:“螻蟻不改志,但大鯤呢?”

大鯤還能記得螻蟻時的志向,這得需要多堅定的意志?

趙掌櫃看著鼻青臉腫的兒子,想起他當日的話,道:“當爹的只希望你將來成了自己想成為的人,也能記得今日為什麽挨得這麽多拳腳,這樣九泉之下,我也能有臉見列祖列宗了。”

趙聰嘴還有些腫,齜牙咧嘴地道:“我會跟魚妹妹好好學的,爹。”

效果

南水縣裏吃補身丸的婦人越來越多,張知魚自己試藥的事也早成了南水縣百姓茶余飯後的談資,

連足不出戶,在家專心訓誡小猢猻的高家老族長都得到了風聲。

高仁高軒兩個,自從回了家就不敢登門拜訪老族長,兩人跟竹枝巷子的小光棍兒們可不同,這一二年都成了家,正式新婚情濃時。

兩人平日裏對娘子堪稱百依百順,但拜見老族長的事兒,胳膊在家給娘子擰掉下來也不曾松口。

到時候怎麽說,問他們有沒有學到什麽。

答——不曾,反老底兒倒交出去不少哩。

現在婦舍的娘子們,好多都用的我們高家針法來著。

老族長今年胡子都白完了,給氣撅過去算誰的?

但這會子,高家大大小小的娘子都在說補身丸的事,去婦舍的娘子只能是窮娘,一直以來便有規定,必須拿著戶籍登記才能拿走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