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7章 精神領袖(第2/3頁)

在這近五年的時間裏,雖然期間各地出現了一些災情,甚至西南還出現了一場騷亂,但都被朝廷輕松地處理掉。

現如今的大明王朝早已經步入正軌,不僅已經擺脫對土地的依賴,而且東南地區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越來越多人不再局限於土地,而是意識到生產的重要性,故而出現了一大批專注於生產的作坊主。

正是如此,大明的稅收不僅迅猛增長,而且農稅收入已經落後於商稅,而今的大明朝廷不再需要加征加派來彌補赤字,甚至太倉每年還出現了可觀的結余。

在這些清晰可見的功績面前,林晧然的地位顯得越發的穩固,更是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擁戴。

首輔的值房跟著幾年前一般無二,“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條幅一直掛於墻上,證明林晧然的執政方針並沒有改變。

跟著以往一般,林晧然端坐在書桌前處理兩京十三省政務的事情,外面不斷有官員前來匯報事情。

戶部尚書馬森已經接近退休的年紀,顯得十分恭敬地上呈財務報表道:“元輔大人,這是我們戶部今年的報表,還請您過目!”

林晧然放下手裏的活兒,伸手接過今日的報表,便是認真地閱覽起來。

得益於刁民冊的震懾力和國民繳稅意識的不斷提高,正稅在前兩年便已經順利達到了頂峰,首次突破了千萬銀元大關。由於朝廷今年拋出優惠稅收政策,致使正稅收出現了小幅度的下滑。

只是這並不是他最關心的項目,畢竟大明王朝想要真正走向強盛,單單依靠農業稅其實是遠遠不夠的。

受益於大明開拓了美洲市場,不論是商稅還是關稅都明顯有了大幅提高,而關稅更是一躍成為了第一稅種。

林晧然看著兩千兩百萬銀元的關稅收入卻是沒有十分的滿意,畢竟在他的目標之中,單是關稅一項便要達到億元級別。

很顯然,這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而朝廷仍舊不能松懈。

“元輔大人,我們工部和鐵道學院對京津鐵道工程進行了估算,京津鐵路工程預計要耗費八百萬銀元!”工部左侍郎楊富田觀察著林晧然的臉色,便是認真地匯報道。

“元輔大人,如果要擠出這麽一大筆銀子的話,明年的很多預算都不夠了!”馬森的眉頭當即蹙起,便是擔憂地說道。

林晧然已經將報表看完,便淡淡地表態道:“馬尚書,京津鐵路其實不需要由戶部全部撥付,可以通過合資或發債的形式籌集資金,將來通過票價能夠收回投資款的!”

隨著這麽多年的發展,運力工業化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

早在幾年前,大明便在廣東創建了鐵路書院,專職於鐵道的建設、運營和維護,更是在澳大利亞嘗試了鐵路項目。

隨著澳大利亞采礦的深入,人力和畜力已經嚴重拖累鐵礦的開采進度,迫在眉睫的是運力的成本和效率。

面對著這個頑疾,鐵路書院在澳大利亞開啟了修建鐵路的項目。從數百米鐵道到數千米鐵道不等,從而大大地提高了動力效率,更是大大地削減了運輸成本。

經過這麽多年的技術積累,加上天津港已經興起,大量的人員和貨物都選擇從天津港登陸,致使天津到北京這段路程成為大明最重要的交通要道之一。

在幾番的調查和權衡後,林晧然拍板要建設華夏第一條鐵道,要拉開一個全新的動機取代畜力的火車時代。

“元輔大人,這可是八百萬銀元的超級大工程,怕是沒人願意投資或借款吧?”戶部馬森咽了咽吐沫,顯得認真地提醒道。

足足八百萬銀元的投入,如果不是林晧然的權威,加上這確實有利於百姓和貨物運輸,恐怕他都要強烈反對這種耗費巨大的工程。

只是看到林晧然毅然還是要啟動這麽燒錢的工程,而大部分銀兩還計劃要富戶來承擔,便是不由得給林晧然潑了冷水。

還不等林晧然表態,旁邊的楊富田搶先說道:“馬尚書,你怕是有所不知!現在大家手裏都積攢了不少的銀子,都恨不得尋得利息高又有保障的項目。咱們這個項目由朝廷牽頭,且又十分具有前景,我敢保證定然會受到大家的熱捧,八百萬銀元並不難籌集!”

“哪怕真的建好了鐵路,現在有錢人都自己有馬車,他們怕是不願意乘坐火車吧!”馬森對投資回報心存疑惑,便是將自己的顧忌說出來道。

楊富田輕輕地搖頭,便得十分樂觀地道:“馬尚書,有錢人有馬車不假,但馬車過於顛簸,且速度會落後於火車,我敢保證很多人都會選擇乘坐火車,這建成收回成本必定不成問題!”

“此事先按我的辦法處理,如果沒有人願意投資或者認購鐵路債券的話,咱們再想其他的辦法吧!”林晧然並不想進行這種爭執,當即便是表態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