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3章 最後一戰之全新時代

次日清晨,京城的天氣格外清鮮,青磚街道變得一塵不染,很多人家的後院呈現著鳥語花香,似乎即將迎來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談古論今》創辦至今,已經有十四年之久。雖然銷量早已經達到了峰值,但其影響力卻是與日俱增,始終是當世最具影響力的官方媒體。

借助文雅齋的銷售網絡,每一期《談古論今》的銷售量都在四十萬冊以上,總是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在全國範圍內傳播開來。

即便是無名小卒的文章能在《談古論今》上刊登,不僅他那篇文章會傳遍全國,而且他的名字亦將響徹大江南北。

當然,每一期都有很多頂尖的讀書人在爭奪著名揚天下的機會,故而文章想要刊登在《談古論今》的難度極高。

只是哪怕難度再高,每一期都會誕生一個幸運兒,而他所寫的文篇亦將會引導全國輿論的新風潮。

“田畝起丁,田多則丁多,田少則丁少,計畝科算,無從欺隱,其利一。民間無包賠之苦,其利二。編審之年,照例造冊,無須再加稽核,其利三。各完各田之丁,無不能上下其手,其利四……”

百歷元年最新一期《談古論今》出爐,在時政的篇章中,刊登了一篇關於攤丁入畝利與弊的時事策。

雖然最近有不少大儒對攤丁入畝持強烈的反對意見,更是搬出了祖宗之法,但很多讀書人對攤丁入畝的利弊其實是心知肚明。

書讀到這個程度,看待問題無疑更加的透徹。

攤丁入畝無非就是利無立錐之地的貧民,傷的是坐擁肥田連阡陌的富者,亦是為何很多富紳會參與其中的原因。

“我早說了!攤丁入畝非惡法,乃治國救民良方!”

“若是真要事事遵循祖宗之法,何來如今的大明盛象?”

“呵呵……這事利與弊一目了然,那幫人前些日子竟然還有臉上躥下跳!”

“鄭遠方那幾個人不過是倚老賣老,自身利益受到一丁點損害,竟然連臉都不要了!”

……

盡管早前鄭遠方等大儒不停攻擊著攤丁入畝,但很多讀書人其實早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現在看到《談古論今》公然表明立場,便紛紛站出來表態道。

其實並不是他們見風使舵,而是這些確實是他們心裏所想。

經過《談古論今》這些年的啟蒙,越來越多的讀書人擺脫了八股文的禁錮,面對問題亦是開始發散思維認真思考。

只要他們不輕易迷信那些所謂大儒的論斷,只需要好好看一下底層百姓的心聲,便不可能出現攤丁入畝是惡法的結論。

一個能夠惠及於民的法令,又可以提高社會效率的措施,而且還能減少社會不公現象,又怎麽可能是惡法呢?

正是如此,在翰林院官方對攤丁入畝進行表態後,京城的絕大多數的讀書人紛紛站出來力挺攤丁入畝。

隨著林晧然的橫空出世,其實很多事情已經悄然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在以前,大儒擁有著極高的地位和聲望,他們的態度能夠很大程度影響到一大幫人,從而能夠輕松引導輿論。

只是現在情況悄然發生了變化,而今的輿論其實不再由大儒所掌握,而是早已經落到每期四十萬冊以上的《談古論今》手中。

哪怕鄭遠方這種大儒的門生再多,那亦不可能敵得過擁有四十萬冊發行量的《談古論今》,輿論戰早已經進行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雖然官紳階層發動很多大儒攻擊林晧然和攤丁入畝,但想要通過輿論來逼迫林晧然下台,這個方法其實根本行不通。

若說《談古論今》是士子階層的第一權威傳媒,那麽《順天日報》則是普通人最廣泛的讀物,其傳播力甚至更廣。

在《談古論今》發行當天,順天日報刊登當塗知縣龍乾的一篇文章,題目標題是:《坐擁四千畝良田竟拖欠二十兩稅銀,一毛不拔怎敢論天下?》。

這篇文章通過一個翰林知縣的視覺,卻是將他半年任期的感悟說了出來,而後矛頭指向當世大儒錢德望。

“呵呵……區區二十兩都不肯繳,這算什麽大儒!”

“說到底,還是自己利益受損,這才打著祖制的旗號想要恢復舊例!”

“這種事情多得去了,當年淮鹽那幫人捧徐階上位,打得正是這個主意!”

……

京城百姓和士子原本對錢德望等人的聯名疏就十分鄙夷,而今得知錢德望的為人,便是紛紛指責道。

原本還有一些讀書人無條件相信錢德望這種大儒,只是看著事態如此發展,亦是慢慢地醒悟過來,進而開始改變了立場。

值得一提的是,龍乾不僅通過文章來揭露了錢德望的醜陋嘴臉,而且直接上疏彈劾了自己頂頭上司太平知府。